清代詩人袁枚曾寫過一首小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首詩篇幅不大,但匠心獨運。詩人把筆觸傾注于苔蘚這一渺小而微不足道的生命,賦予其自強不息的人性光輝,從而使得此詩理趣盎然、意境深遠,讀起來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自問世以來,便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與共鳴。
小小苔蘚,又何嘗不是我們蕓蕓眾生的命運寫照?從西海固走出來的農民作家單小花的第一本書《苔花如米》就取自這首詩。當問及為什么要取《苔花如米》這么一個名字?單小花的回答是:“我是受袁枚的一首詩《苔》中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啟發。苔蘚雖然生長在沒有陽光的地方,且青苔花也很小,但毫不自慚形穢,而是像牡丹一般,充滿自信地綻放自己的個性。”單小花用筆寫出像苔蘚一樣生活的父老鄉親,盡管生而平凡,但他們憑著自己的毅力,突破重重艱難險阻,綻放自己生命的活力,追求美好生活,正如她所言,“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難,特別是我們黃土坡上的這些農村婦女們,生活給了我們太多壓力,讓我們默默承受。但我們并不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而自卑,生活的苦難并沒有磨平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會勇敢地綻放自己,活成屬于自己的一朵小花。通過自己的拼搏和奮斗讓日子慢慢好起來。我寫她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俄國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名言,“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在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里,第一頁或許無法由自己定調,然而更多篇章的續寫得靠自己。只要心中有理想和追求,就能夠發光發熱,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凡業績,把“冷板凳”坐熱。“燃燈校長”張桂梅為貧困山區女孩點亮希望之光,用實際行動詮釋“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的錚錚誓言;“守島英雄”王繼才32年如一日堅守孤島,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人民工匠”許振超屢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從一名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當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保安小哥”劉政白天當保安,晚上則在宿舍挑燈苦讀,10年“六戰法考”,最終入職一家律師事務所……這些普通人奮斗的事跡啟示我們,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改變命運的關鍵在于自己。無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摒棄浮躁態度,點燃夢想激情,人生路途上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只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就能在助力國家發展中實現個人價值,在推動時代進步中展現人生風采。(作者 愚夫)
- 2025-04-29河南安陽推出“雙清單雙交辦”工作機制 全鏈條明責壓責考責
- 2025-04-29新視野 | 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
- 2025-04-29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
- 2025-04-29悟規律 明方向 學方法 增智慧 | 不斷提高“三農”工作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