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藻,字靖藝。南朝時期蘭陵郡蘭陵縣(今江蘇省丹陽市)人,南齊時任著作佐郎,南梁時封西昌縣侯,歷任益州、雍州、兗州刺史等職。
蕭藻是梁武帝的侄子,從小有清高的節操。天監元年,蕭藻受封西昌縣侯,出任益州刺史,有良好的政績。
南齊永元年間,南朝劉宋宗室劉季連趁南齊內亂,想要割據蜀地,圖謀光復宋室。蕭衍廢齊建梁后,隨即派兵討伐,劉季連兵敗投降。
當時都督鄧元起自認為打敗劉季連有功,又自恃為老將,非常看不起蕭藻。一次沖突中,蕭藻大怒,便殺了鄧元起。當初,鄧元起在蜀地大肆斂財,各種財物堆積如山。他把金玉珍寶單獨存放一屋,名叫內藏;綺羅錦氈另存一屋,名叫外府。蕭藻把外府賜給將帥,內藏收歸王府,但自己分文未取。
梁朝初立,邊境尚不安寧。益州人焦僧護聚集數萬民眾,占據郫縣、樊縣作亂。當時蕭藻還不到二十歲,他召集部下商議,決定親自前往平定叛亂。有人表示反對,擾亂軍心,蕭藻大怒,將此人處斬。之后,他坐著一頂小轎,到賊寇營壘外巡視。敵人的亂箭像雨點一樣射來,隨從們立即舉起盾牌為他遮擋。但蕭藻毫不畏懼,命令把盾牌拿開,于是軍心安定,賊寇連夜逃走。蕭藻乘勝追擊,最終平定了禍亂。
天監九年,蕭藻被征召入朝擔任太子中庶子。還朝時,他兩袖清風,輕裝上路,沒有一點私人財產。
蕭藻性情恬靜,常常一人在屋里獨坐,時間久了床上都被雙膝磨出了痕跡。宗室顯貴們無不把他奉為楷模。蕭藻時常覺得自己爵位太高、俸祿太多,想著要隱退,與賓客們也少有往來。后來蕭藻升任侍中。
蕭藻生性謙遜,不追求名聲顯貴。他擅長寫文章,尤其愛好古體文。但他不肯輕易顯露文采,即使寫一些短小文章,寫成后往往隨手扔掉。他歷任數州,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官吏和百姓稱贊。梁武帝常感嘆:“子弟們如果都像蕭藻一樣,我還愁什么呢?”
后來,蕭藻被外放為南徐州刺史。適逢懷朔鎮人侯景舉兵叛變,攻破建康,梁武帝被困于臺城餓死。侯景自立,稱漢帝,到處燒殺搶掠,長江下游地區遭受極大破壞,史稱侯景之亂。那時,其他人都作壁上觀,只有蕭藻義無反顧地派遣兒子蕭彧前去增援朝廷。
蕭藻斬殺貪官散發財物,身居高位自我反省,是身處亂世的明智之人。
(維宏)
- 2023-06-06從不說假話的何遠
- 2023-05-24廉于小者易,廉于大者難 廉于始者易,廉于終者難
- 2023-06-01樂法才:不收俸祿的縣令
- 2023-05-30裴子野:甘于清貧的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