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昭,字茂遠,北地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人,南朝時期歷任齊、梁政權中書舍人、臨海太守、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等職。
今天我們先來溫習幾句格言。
不矜細行,終毀大德。夫用人之道,疑則生怨,信則共舉。
廉于小者易,廉于大者難;廉于始者易,廉于終者難。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格言,出自一本關于如何為人處世的經典書籍——《處世懸鏡》。此書分為九卷,分別以一個字總攬,被人們稱為人生的九字箴言。這九字分別是:識、行、止、藏、忍、信、曲、厚、舍?!短幨缿溢R》的作者,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南朝著名清官傅昭。
傅昭6歲時就成了孤兒。失去親人的小傅昭,只好由外祖父收養。11歲時,為了生計,傅昭跟隨外祖父在京城建康的朱雀橋上賣日歷。曾任吏部尚書、擔任雍州刺史的袁顗一見傅昭就特別賞識。他專門來到傅昭的住處,但傅昭卻旁若無人地讀書,神色不變。袁顗感嘆:“這小兒神情不同凡俗,必成大器。”
司徒建安王休仁也十分欣賞傅昭的為人和學識,一心想招傅昭擔任自己的屬官。但是傅昭認為劉宋政權多變,氣數將盡,堅決不應召。后來傅昭擔任丹陽尹袁粲的主簿。袁粲是陳郡陽夏人,劉宋大臣,累官尚書令,領開陽尹。袁粲每次經過傅昭家門前,就感嘆:“屋里寂靜得仿佛沒有人。進門一看,人就在那里。這難道不是名賢的作風嗎?”
齊明帝時,傅昭任中書通事舍人。處于此官職的人,大都利用手中的權力,干預朝中大事,唯獨傅昭清廉沉靜,從不過問或參與和工作無關的事。傅昭所用器物服飾大多簡陋,但他卻怡然自得。傅昭經常把蠟燭插在案板或床幾上,齊明帝聽說這件事后,賜給他漆盒燭盤,并下敕說:“卿有古人的風范,所以賜給卿古人的器物。”
梁朝建立后,傅昭先后擔任左戶尚書、安成(治今江西省安??h)內史。在任安成內史期間,因為當地少魚,于是下屬便在一個炎炎夏日給他送來不少魚,傅昭不愿接納,又不想生硬地拒絕,就把魚掛在了門邊上。不多日,這些魚都變成了魚干。那些準備討好傅昭的人見到這些,都見識了他的良苦用心與清廉之德,不敢再造次。
后來傅昭升任臨海太守。當地有蜜巖,以前的太守都將其封閉起來,獨享其利。傅昭認為周文王的苑囿尚且和百姓共同享有,大事可以曉喻小事,就命人解除封禁,任百姓隨意取用。
傅昭主張清靜為政,不崇尚嚴苛。在朝廷任職時,他拒絕私下的請求謁見,不積蓄私財,和門生之間沒有私利往來。傅昭慎獨慎微,終日端居,以書為樂,雖老不衰。
梁武帝蕭衍五年,傅昭任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不久去世,謚號貞。
傅昭博古通今,被世人稱為“學府”。他的博學和智慧,不僅僅表現在官場和文學上,他的為人處世也堪稱典范之道。(維宏)
- 2023-05-24清廉中國·文物話廉丨千年廉泉
- 2023-05-24學習進行時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武裝全黨(三)
- 2023-05-24執紀者說第110期(2023年5月15日至5月21日典型案例)
- 2023-05-24以書為樂的傅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