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
孔子說:“看見賢人,便應該想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楊伯峻《論語譯注》
【小識】
內省
從“以人為鏡”的角度上說,這一句,可以視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句的補充。也可以說,這兩句加起來,就是完善自己的全部智慧。
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有他的“善”處,也有他的“不善”處。孔子的態度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其善者而從之,就是從善入流;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勇于糾錯。
任何一群人,都不是整齊劃一的,其中有“賢”者,也有“不賢”者。孔子的態度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賢思齊,就是心向往之;見不賢而內自省,就是引以為戒。
人最難的就是如何對待自己。一方面,總喜歡拿自己的長處說事,覺得自己比別人強;另一方面,總喜歡拿別人的短處說事,覺得別人不如自己。所以,優秀的人,或者某一方面優秀的人,很容易成為嫉妒的對象;而不優秀的人,或者某一方面不優秀的人,則容易成為嘲笑的對象。
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就是缺少“內省”。內省,就是刀刃向內,分析自己,解剖自己,自我診斷,自我療治:別人的短處是不是也是自己的短處,別人的弱項是不是也是自己的弱項?別人在這一方面有短處,自己是不是在那一方面有短處?別人這一領域有弱項,自己是不是在那一領域有弱項?
一個目中無人的人,會“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嗎?一個自以為是的人,會“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反思嗎?
相關新聞
- 2020-01-08【清風典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2020-01-06【清風典歷】未知生,焉知死
- 2020-01-03【清風典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2020-01-02【清風典歷】吾日三省吾身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