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
孔子說:“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那些優點而學習,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
——楊伯峻《論語譯注》
【小識】
學生范兒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又二,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老師。但是,孔子也最具“學生范兒”,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表明了這一點。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其實也牽扯到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待老師。我們當然不能用那個萬能的句式“老師也是人”來為老師的缺點辯護,但客觀地看人、科學地看人、一分為二地看人,一定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不這樣的話,你就找不到一個可以做老師的人;不這樣的話,給你做老師的人就一定做不下去。倒過來說,能做你老師的人,一定有其所長,但并不是沒有缺點。相反,那些自稱為“完人”的人,其實更可能只是一種擺設,一種傳說。
我們說向生活學習,意思是靠自己能力生活的人,都有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說向群眾學習,意思是再普通的人只要靠勞動生活,就值得我們向他們學習。
也就是說,只要善于學習,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甘當小學生,生活中處處有老師。同時,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人,那么有缺點的人可能才是最真實的;如果我們需要學習是因為我們還不“完美”,那么善待有缺點的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好為人師當然不一定優秀,但如果時時處處有人向你學習,那你就一定要追求進步。謙虛當然并不一定好學,但如果你時時處處都愿意做學生,那一定是一種優秀品質。
相關新聞
- 2020-01-02【清風典歷】吾日三省吾身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