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傳統之美
原標題:領略傳統之美(主題)
——讀《四時之美:中國人的生活與風物》(副題)
杜君立

《聚瑞圖》 郎世寧[清] 絡因 供圖
寫二十四節氣的《時間之書》面世之后,關于二十四節氣的書似乎一下子多起來,對于在現代城市中生活的人們來說,從二十四節氣中尋覓傳統生活之美似乎變成一種新時尚。
春秋戰國之后,中國的“貴族”文化似乎就走上了沒落之路,但士大夫文化卻一直延續了下來。所謂晴耕雨讀,天人合一,不僅有琴棋書畫、還有焚香、禮佛、品詩、烹茶、飲酒、賞花等等雅事,被稱為茶道、香道等等。在現代都市中,這些傳統文化的影跡并不罕見,貌似又重新回到一些有閑階級的生活中。對于當代人來說,現代更多的只是一種生存技術,先富而后貴,要得到好的生活,仍需回到傳統中尋找,尋找傳統之美,也是尋找生活之美。
《四時之美:中國人的生活與風物》是老橋先生對自己生活的一種記錄和提煉,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傳統之窗,讓我們循著四季的變換,領略四時之美。在不同的時節,存在不同的生活情趣和自然風物,體現出老橋對自然、生命、萬物的觀察與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在形式與內容上結合得恰到好處,可收藏,可把玩,有西湖春游、有夏夜聽雨、有秋風鳴蟲、有冬日賞雪,還可瀏覽歷代名家畫作,書卷之氣漫溢。
在當下,電子書勢頭正盛,其影響也顯示出越來越大的趨勢,以至于有觀點甚至認為電子書將取代紙書。但書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并不僅限于敘述的內容,書所承載的精神內涵,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在它的承載形式上。就《四時之美:中國人的生活與風物》這本紙質書而言,它本身立體的質感與美感無論如何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甚至打開書后所聞到的油墨香,翻開書頁的沙沙聲,都給人一種讀書的愉悅感,而這也恰是一個傳統讀書人的樂趣所在。
相關新聞
- 2021-12-08世事洞察皆文章
- 2021-12-08《好竹連山覺筍香》:跟著大詩人賞美食
- 2021-12-03《載人航天:新華社記者帶你探秘》出版發行
- 2021-12-03借用故鄉,尋找來路與去處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