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擴大優質網絡文藝產品供給(新論)
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近年來,我國網絡文藝體裁題材日趨豐富,形式創新加快,產業發展升級,用戶規模不斷增長,產生了更為廣泛的影響力。
網絡文藝具有傳播速度快、受眾范圍廣、互動性強等特點,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但也要看到,網絡文藝作品水平參差不齊,在提升作品質量方面還有巨大的潛力。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推出更多健康優質的網絡文藝作品,對網絡文藝的高質量發展十分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網絡文藝作品也不例外。文化產品承載的是價值取向,影響的是思想靈魂,不能用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只有把文化傳統、世界觀、價值觀的準確表達和有效傳播結合起來,推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精品力作,才能推動更多網絡文藝作品從商業上的成功走向文化意義上的成功。
不斷擴大優質網絡文藝產品供給,要堅持健康向上的審美導向,更好地傳遞主流聲音、凝聚社會共識。要鼓勵推出優秀網絡原創作品,把大流量和正能量結合起來,使之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可,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網劇已被納入白玉蘭獎、飛天獎等國內電視劇領域重要獎項的評選,《破冰行動》獲白玉蘭獎最佳中國電視劇獎,《長安十二時辰》獲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等等。此外,應推動傳統文藝與網絡文藝創新性融合,促進優秀作品多渠道傳播、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比如,《山海情》等弘揚主旋律的優秀作品,不僅在各大衛視收獲了高收視率,在視頻網站的播放量也很可觀。
不斷擴大優質網絡文藝產品供給,要把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讓網絡文藝作品有體量更有質量。一方面,要通過規范管理創造良好生態,加強對網絡文藝的底線管理。比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建立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制度,在網絡視聽領域確立更嚴格、更規范、更明晰的行業標準。類似舉措,有助于提高網絡文藝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強化行業自律,把符合網絡文藝特性的美學規范納入行業標準。網絡文藝帶來了新的審美體驗,但仍需要在創作生產中提升審美自覺,才能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等的要求更高了。對網絡文藝的發展而言,這是契機也是挑戰。加強對網絡文藝的引導,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定能催生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網絡文藝精品,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 2022-06-20【隴上評論】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
- 2022-06-06甘政評丨讓文化成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識度的甘肅標識
- 2022-04-15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 2022-04-14【隴上評論】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各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