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傳》線上首發分享會舉行

圖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提供
中國甘肅網12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 近日,伴隨著《張愛玲傳》作者、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川鄂一句深情的人物解讀,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攜手回流魚讀書會舉辦的《張愛玲傳》線上首發分享會落下惟幕。張愛玲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傳奇,她的作品被無數讀者所喜愛,而劉川鄂也是研究張愛玲整整40年,寫就了這本45萬字的《張愛玲傳》。
40年45萬字詮釋傳奇才女
毫無疑問,張愛玲在今天已經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具有源頭性的作家,成了一直活躍在今天許許多多作家的美學來源和精神來源。當前,很多人的寫作實際上是從張愛玲開始的,這也代表了有諸多文學愛好者都是通過這樣一位有源頭意義的作家、作品乃至于人生道路,開始時時刻刻重新發現自己。
“我讀大學時,是沒有張愛玲、徐志摩、沈從文的。”劉川鄂的講述從回憶開始:“直到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一種更開闊更多元的文學觀念進入大陸學術圈,才有了一種新的研究格局。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在湖北大學讀碩士研究生時,我一位同學的女朋友在鄭州給他寄來了上海書店影印的圖書,我看目錄里面有張愛玲,于是我讓她幫我寄過來。一看之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的碩士論文也是以張愛玲為研究對象,我大概是中國最早以張愛玲為碩士論文的作者,后來開始編張愛玲的散文,后來開始寫記述張愛玲的文章,后來講述張愛玲,再就是為張愛玲寫傳記了。”他說:“從一開始13萬字的一本薄書到現在的45萬字,從最初很難找到資料,到現在我自己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全、比較新、比較客觀的一本論著。”
一個人體現了一個時代的進步
“清堅決絕的現代人,卓爾不群的名作家。”劉川鄂研究張愛玲幾十年,當主持人請他用一句話來形容張愛玲時,他立刻脫口而出了這句評價。
“我們理解張愛玲,很大程度上就是理解一個現代社會、一個現代女性,她給人類、給文明、給我們中國的現代文化作出多少貢獻。”劉川鄂十分中肯地表示:“如果沒有“五四”、沒有新文化,就不可能有中國現代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走向人生的舞臺、走向藝術的舞臺展現自己。在這一點上,張愛玲體現了一個時代的進步。所以,她是一個清堅決絕的現代人,一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一個知道自己人生的才華在哪里,一定要把它盡量勇敢地發揮出來的人。”
劉川鄂說:“我把這個世界分為兩種,一種是真實的生活,一種是真正的生活。真實的生活就是現實世界不得不如此的生活,真正的生活就是理想的應該如此的生活。而張愛玲則是真實生活的審視者,真正生活的沖擊者、創造者。所以,張愛玲說人生就是一本大書,人性這本大書永遠寫不完。”
挖掘史料 力求全面體現
張愛玲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傳奇,曾經有數字顯示,全球有3000萬“張迷”。也有網友表示,并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如何統計出來的,但能確定的一點卻是,張愛玲的粉絲數可能遠遠不止于此。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寫道。
“曾經困擾張愛玲的,現在仍然困擾我們。”劉川鄂表示:“我試圖寫出張愛玲的絢爛,寫出她何以是卓爾不群的名作家;也想要寫出張愛玲的孤寂,寫出她何以是清堅決絕的現代人。”
據介紹,劉川鄂版的《張愛玲傳》自張愛玲的祖父輩寫起,對張愛玲的“貴族血統”(曾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鴻章)和不幸童年,充滿了真知灼見的體察;對張愛玲的成長之路和文學之路,有聯系文本的具體分析;對張愛玲名揚上海的璀璨奪目和恓惶孤寂的晚年,亦有全面地描摹和深刻地分析;對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戀愛及出國之后與賴雅的結合,也挖掘史料,力求全面體現。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相關新聞
- 2020-12-29《巡回檢察組》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正式出版發行
- 2020-12-24王水照:最資深“錢迷”眼中的“錢鍾書”
- 2020-12-23《藏西先鋒紅色阿里》
- 2020-12-21色彩之魅與文化之味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