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更需奮斗與思考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柯尊文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柯尊文(中)在通過線上辦公推進出版社工作的同時,還作為下沉黨員,配送居民團購物資。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 供圖
自疫情發生以來,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少集團)加強領導,周密安排,克服困難,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
因身處疫情中心,各方面的工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長少集團堅決推進“兩手抓”,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發展。自2月3日起,全員進入居家辦公狀態,以線上辦公的形式,推進選題策劃、稿件編審、產品宣傳、渠道溝通,同時積極調配省外資源,推進圖書印制、越庫發貨;充分利用員工隔離在家的時間,組織全員開展網上學習,提升員工政治素養、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發展
長少集團在第一時間成立了3個“特別工作組”:一是戰“疫”主題出版工作組:策劃了《戰“疫”書簡:致最牽掛的你》《等爸爸回家》《媽媽的秘密》《講給孩子的病毒簡史》等多部抗疫主題出版物,歌頌真情、撫慰心靈、普及新知,為讀者同舟共濟、抗擊疫情提供精神文化支持。二是“線上學習”工作組:長少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門2020年春季中小學“停課不停學”號召,在2月1日上線了“長少學習”(小學版)APP,向用戶免費投放學習資源及視頻直播課。三是戰“疫”宣傳工作組:弘揚社會主旋律,傳遞抗疫正能量。工作組深入一線,挖掘廣大員工堅守崗位、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和動人瞬間,采寫制作文圖、音視頻近40條,記錄下長少人的堅強和堅守。
對出版行業抗風險能力的思考
盡管我們多措并舉、積極作為,但是生產經營在此次疫情中仍然可能遭受較大損失。總體來看,在疫情面前,出版行業的抗風險能力是脆弱的,這也引發了我們的深度思考。在目前的出版格局下,要積極創新,改變行業生態,著力推進三個轉型。
由“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型。
雖然出版業不屬于典型意義上的重資產行業,但實際運營情況是,大量成本投入在圖書產品上,而傳統意義上委托代銷制的銷售鏈拉得過長,市場信息反饋緩慢,資金回籠周期長,一旦有“風吹草動”,往往就可能給出版社帶來損失。
要改變這種格局,一是要在產品形態上進行創新,除傳統紙質出版物之外,開發價值穩定、投入成本低、能持續贏利的產品,如比電子書、音頻、視頻、知識服務產品等;二是要主動調整銷售渠道,延伸價值鏈,縮短銷售鏈,比如擴大大單采購、定向銷售的占比,以降低資金占用,提高庫存周轉率,加快資金回籠,降低風險,實現良性運營。
由單一性向多元性轉型。
目前絕大多數出版社的“生命線”還是傳統出版主業,在“互聯網+”的時代,并沒有構建出適應新的知識傳播的新業態。當前數字出版、線上教育等新興產業生機蓬勃,但作為文化建設引領者之一的出版社,大部分只是充當內容提供商,在新形態產品構建、平臺打造、推廣運營方面,沒有形成競爭力。如果不能盡快擁抱互聯網,創建“互聯網+”業態,出版之路只會越走越窄,前景堪憂。
由大眾化向分眾化轉型。
目前,出版業的主要服務對象,除文教產品外,用戶畫像不夠清晰,大而化之是服務大眾,但實際上沒有精準鎖定讀者群,因此產品開發、市場投放、渠道建設、營銷投入等都帶有一定盲目性,存在一定程度上資源浪費的情況,因此精準了解并滿足分眾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我們要利用大數據分析,建立自己的數據庫,把出版工作各個環節納入數據分析,提高工作精準度,以實現精細化運營,謀求高質量發展
相關新聞
- 2020-03-11出版文化企業如何危中尋“機”
- 2020-03-10倡導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社會
- 2020-03-10是講述,也是辨認——關于女性寫作
- 2020-03-05抗疫中發揮融合出版優勢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