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強調,提高監督穿透力,依靠大數據分析精準發現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加強預警糾治。推動數字技術與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是適應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客觀需要,是實現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實踐中,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紀委監委堅持以數字化發展為牽引,積極運用信息化、大數據等新技術賦能監督執紀執法,提升正風肅紀反腐綜合效能。
在要素“集成化”上持續發力。紀檢監察數字化建設是系統工程,只有實現各類數據要素集約集聚、嵌入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能。市紀委監委強化組織保障,將數字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通過常委會會議、書記辦公會等形式專題研究謀劃,成立大數據監督辦案保障中心,要求從部門層面上升到全局高度來部署推進,構建“常委會統一指揮、業務部門按需應用、信息化部門全程保障”的工作格局,做到全過程責任落實、全流程跟蹤問效。強化機制保障,出臺數字紀檢監察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制定“審查調查+信息化”合成辦案工作辦法、監督辦案信息員工作辦法等制度規定,要求各部門狠抓制度執行,全方位把牢程序標準關、監督管理關、工作紀律關。強化科技保障,構建由數據研判中心+電子數據實驗室+4個應用平臺(信息化平臺、大數據研判平臺、談話場所智能管理平臺、涉案財務管理平臺)為基礎的技術保障體系,充分發揮電子數據比對分析作用,不斷完善數字化反腐“工具箱”。
在監督“精準化”上聚焦發力。打造“提出需求、充分論證、精準建模、快速核查”的數據監督模式,通過數據匯集、篩選運用、比對分析,切實將數據“聚起來”“用起來”,提高發現問題的精準度。“小切口”選題,著眼信息化平臺全員會用、全面應用目標,轉變常規監督思路,將模型創建的主動權交給業務部門,由業務部門結合監督工作重點提出數據建模需求,技術部門聚焦業務需求和監督規范挖潛應用場景,供需兩端同向發力,緊盯權力運行關鍵環節,梳理歸納廉潔風險點和違規行權典型特征,分類創建監督模型。目前已經針對“四風”問題、醫療、惠農補貼補助、養老保險等11個監督領域風險特征和監督特性創建模型,發現問題線索666件,立案413件。“閉環式”轉化,將“一領域一建模、一模型一導圖、一清單一報告”的工作機制貫穿數據監督全過程,在打好數據“深井”基礎上用好監督成果,精準提出紀檢監察建議,督促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形成完整監督閉環。
在監督“智能化”上協同發力。當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發現、取證、定性難題,對反腐敗斗爭提出了新的挑戰。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的數字化辦案模式,全力推動智能化管理、合成化作戰、“一站式”監督辦案。數據跑腿鎖定“重點人”,改變原來線下干部跑腿人工查證分析等傳統方式,針對問題線索指向,對平臺相關信息進行數據深度穿透,快速鎖定目標,厘清違紀違法行為脈絡,通過“數審”結合等方式,確保線索移交、審查調查高質量高效率。技術支撐揭開“隱身衣”,運用不同場景監督模型和研判工具,對提取的海量數據進行多維度多層級分析,綜合運用數據融合分析、穿透分析等方式,深挖細查資金流向,助力鎖定重點領域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問題線索。
(祝天姝 作者系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 2025-04-17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拒不執行黨中央確定的大政方針
- 2025-04-16以案明紀釋法 | 違法發放貸款罪相關問題辨析
- 2025-04-11堅持問題導向提升案件查辦質效
- 2025-04-11敬畏紀律 敬畏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