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荔浦市紀委監委運用桂林市工程建設領域“二郎神”監督平臺對重點項目進行線上大數據篩查,并結合平臺預警信息進行線下走訪核查,嚴查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工程項目謀私貪腐問題,確保重點項目建設廉潔高效。圖為近日,荔浦市紀檢監察干部結合納入平臺監督的重點項目進行一線走訪,排查相關廉政風險點。周曉璐 攝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強調,要加快構建數字紀檢監察體系,深入推進大數據、信息化建設,著力解決數據重復填報等難點堵點問題,以科技賦能正風肅紀反腐各項工作。各地紀檢監察機關深化運用大數據技術豐富監督手段,推動信息化技術與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讓監督更智慧更高效。從今日起,發“大數據賦能監督”系列報道。
——編者
“根據我們掌握某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現要對涉及的建筑公司參與投標項目、中標項目以及相關招標代理公司等信息進行調取。”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紀委監委辦案人員走進該市紀委監委技術監督室,運用該市工程建設領域“二郎神”監督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研判。
“系統顯示相關工程招標代理機構與投標人、招標人關系異常,中標概率異常等16個風險點,存在預警提示。”平臺工作人員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操作鍵盤,將相關查詢信息和預警信息投屏到大屏幕上展示。
辦案人員利用監督平臺實時查詢了解該涉案公司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標人、投標人、中標人、招標代理之間的潛在關聯,對工程參與方進行關聯關系分析,發現該案涉及項目中標單位某股東與招標代理公司某股東系同一人,系統發出“投標聯系人異常”預警提醒,為案件進一步查辦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工程建設領域腐敗問題往往涉及面較廣,以往我們抓取關鍵信息要跑多個部門。啟用該監督平臺后,不僅有效減少了調取數據時間,還能做到對人員、單位、項目等風險點的提前預警。”該市紀委監委辦案人員說。據了解,該監督平臺收錄全市工程建設項目數據資料,通過建立數據模型,把異常問題信息和監督需求銜接起來,幫助紀檢監察機關發現工程項目背后的廉政風險和腐敗問題。
該監督平臺的創新應用,與近年來該市查處的工程建設領域系列腐敗案件密不可分。
此前,桂林市紀委監委收集到荔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張某某涉嫌為他人在承攬工程項目等事項上謀取利益的問題線索。
“起初,我們對張某某問題線索中涉及的兩家工程公司進行調查,由于牽扯的項目資金較多,招標人、投標人、中標人等關系復雜,用傳統方式難以找出破綻。”辦案人員介紹。借助大數據監督平臺的綜合查詢功能,他們對這兩家工程公司進行“過篩體檢”。
“所謂‘過篩體檢’,是指監督平臺對涉案的公司信息數據全域抓取,將每個信息點之間進行自動分析比對,有任何相關聯的信息平臺都會做出記錄,而相關性達到了設定數值平臺就會發出預警提示。整個過程就好像給這家公司做了一次‘體檢’。”辦案人員說。
經過“體檢”,平臺提示了這兩家公司“高中標率異常”“投標聯系人異常”等多個詞條的預警信息,屬于存在重大廉政風險。原來,2019至2023年期間,涉及張某某案的兩家工程公司共計參與投標161個項目。其中一家工程公司中標的53個項目當中,49個都與另一家工程公司共同參與競標。通過進一步排查發現,其中一家工程公司在某景觀建設項目中使用的聯系人,與另一家工程公司在該項目的投標聯系人為同一人。
該市紀委監委循線深挖,厘清項目建設單位、招投標代理公司、工程項目評審機構等關聯方關系,迅速鎖定主要涉案人員和涉案工程項目范圍。經查,張某某利用職權和影響力為多個工程公司違規“開綠燈”,在招投標過程中搞“量身定制”,為他人承攬工程項目謀取利益,涉案金額600余萬元。最終,張某某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在此基礎上,利用監督平臺提示的關聯信息,該市紀委監委還揪出一批黨員領導干部與這兩家涉案公司有關人員之間存在的不正當經濟往來以及涉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線索。目前,相關情況均已查實,涉案人員已被嚴肅處理。
查辦一個案件,分析一批類案,完善一組數據模型。
“張某某案暴露出工程項目建設領域‘三重一大’會議決策、審批、招投標等關鍵環節存在風險隱患,這在近年來查處的工程項目建設領域問題中并不鮮見。”桂林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該市紀委監委通過召開案例剖析會、組織集中會商等方式,對2021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580余起相關案件進行類案分析,匯總其中的風險隱患易發多發的環節、程序、時間等數據,將其一并錄入監督平臺,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升級完善。
據了解,該監督平臺目前共建立完善立項決策、項目審批、資金管理等12類47項數據模型,開發工程項目全周期態勢分析、重大項目實時監督、綜合查詢、預警信息處置等5大功能模塊,將全市3600余個正在進行的招投標工程項目納入該平臺進行動態監督。
同時,為打破“數據壁壘”,桂林市紀委監委推動該監督平臺與廣西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桂林)、桂林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等7個系統無縫對接,補充錄入發改、財政等17家單位關于工程項目的相關信息1.4萬余條,覆蓋從項目決策到竣工驗收全過程、各環節,實現數據信息“一鍵調取”、一目了然。
今年以來,桂林市紀委監委通過“二郎神”監督平臺累計預警79個工程建設項目,并從多維度對異常高中標率單位和相關企業背后所折射的問題進行分析,形成分析報告3期,發現問題51個。(通訊員 潘攀 馬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