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紀委監委專項監督工作組在區民政局駐點,開展養老服務補貼資金管理監督。
一張匯總表中的失能老人人數引起了工作組工作人員的注意。第三方評估機構核查數據的失能老人人數,多于養老機構床位運營補貼審核匯總表中養老機構申報人數,且區民政局審核結果和第三方評估機構核查結果一樣。
經過工作組會商研判,決定對數據存疑的部分養老機構進行上門走訪。
“為什么你們敬老院申報的人數只有16人,而在第三方評估時卻達到了19人,這多出來的3人是什么情況?”工作組問道。
“按照相關政策文件要求,不是所有失能老人都可以享受床位運營補貼,所以申報時未填報。但第三方評估機構上門核查時,看到不在申報名單上的楊某某等3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后,未經仔細詢問,便將其納入申報核查表。因為申報人數直接跟評估費用掛鉤。”諫壁街道敬老院負責人張某某說。
隨后,工作組實地走訪轄區多家養老機構,發現德高護理院、京峴山老年公寓均存在類似情況,第三方評估機構虛報人數,而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審核不嚴。
工作組隨即把問題線索移交給京口區紀委監委,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隨即成立調查組,對此事展開核查。
根據核查情況,調查組對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負責這項工作的闞某某進行談話。“養老機構床位運營補貼政策,你清楚嗎?”調查組工作人員發問。
“我清楚,就是根據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人數發放養老機構床位運營補貼。”闞某某應答。
“你們是如何審核把關養老機構床位運營補貼的?”調查組工作人員問。
“這……我剛接手這項工作,情況不是很熟悉。”闞某某說。
“審核數據為什么和第三方評估機構核查的數據完全一樣?”調查組工作人員繼續追問。
“是我沒有去實地審核,就認可了評估機構的數據。”闞某某低下了頭。
經查,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工作人員闞某某,在負責養老機構床位運營補貼發放工作時,未嚴格按照規定要求認真審核,將不符合條件的老人納入到補貼發放范圍,導致轄區內3家養老機構違規多獲取床位運營補貼,合計1.6萬余元。最終,闞某某受到政務警告處分,相關費用也已退回。(通訊員 羅甜 孫可)
- 2023-06-08以有力監督助推科技自立自強走在前
- 2023-06-08監督故事 | 土地流轉費終于到賬了
- 2023-06-08牢牢掌握系統觀念這個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
- 2023-06-08廣安觀潮 | 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茬接著一茬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