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文解字》:“鼻,引氣自畀也。”畀,音bì,助也。引氣自助,說的是鼻子的功能。人不出氣,就意味著死亡。要出氣,先得有氣可出。氣從何來,就是由鼻子引入的。出氣叫呼,入氣叫吸。呼吸是通過鼻子發生的,但卻是由肺驅動的,所以有“鼻者肺之使”之說。
鼻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也具有很強的裝飾性。但無論如何,鼻孔都是朝下的。如果朝上,下雨的時候,雨水可能直接進入鼻孔;如果朝前,碰在哪里,真有可能碰一鼻子灰。有一個成語叫做鼻孔遼天,意思就是鼻孔朝天。那個樣子,其實很不好。
南宋一高僧有詩云:“眼空四海恣縱橫,鼻孔遼天信腳行。拿得電光為火把,卻來日午打三更。”“鼻孔遼天”和“眼空四海”一起,塑造了一個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的形象。唐代一位禪師有一次對弟子說:如果還有什么要問的,就趕快問;如果不問,“向后鼻孔遼天,莫道我瞞你”。“鼻孔遼天”不再是高傲自大、不可一世的樣子,而是茫然無知、心無所依的表現。同樣是“鼻孔遼天”,但內心是不一樣的:前者目空一切,把誰都不放在眼里;后者目光游離,對誰都不敢直視。
說鼻子,竟然說到了眼睛。那就再說一個禪宗常用成語“眼橫鼻直”:“佛法本無玄妙,只要汝諸人各各知道眼橫鼻直便休。”眼睛是橫著的,鼻子是豎著的,這是它們的本來面目,正正常常,平平常常。所謂修煉,不是為了神化什么,更不是為了歪曲什么,而是從更高的層次上回歸自然、回歸常識。
蘇軾寫過一首詩《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因為首句和末句一模一樣,所以被認為充滿禪機:開始,山是山,水是水;后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最后,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再好看的眼睛,仍然是橫著的;再好使的鼻子,仍然是豎著的。(尚之)
- 2022-08-15鞋: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 2022-08-10考:任何人,都要經歷各種各樣的大考、小考
- 2022-08-09借:借錢渡過難關之后,記著還錢,是最起碼的道德要求
- 2022-08-03說:說話,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