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勛章”獲得者、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導演藝術家藍天野,近日因病在北京逝世。藍天野的人生雖然謝幕了,卻把眾多的藝術形象留給了我們,更把崇高的藝德和人格風范留給了我們。
“搞藝術不能將就,要講究”,這是藍天野畢生的追求。藍天野對藝術學無止境、精益求精,無論角色大小、戲份輕重,只要一上舞臺,就全身心地投入,先后在《北京人》《茶館》《關漢卿》等70余部話劇中,塑造了一個個鮮明飽滿的藝術形象。藍天野這種“搞藝術不能將就,要講究”的精神追求,不僅為藝術工作者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而且對于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同樣具有深刻的啟迪和激勵。
“將就”還是“講究”,檢驗黨性成色。“組織上讓干什么就干什么,黨怎么決定我就怎么做”,體現了藍天野堅強的黨性,也是他矢志追求的不竭動力。對于每位黨員來說,對待工作的態度,其實也是對黨性的檢驗。從“普通一兵”雷鋒,到“無名英雄”張富清,從“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黃寶妹,到“守邊老人”魏德友,他們所從事的工作都很普通、很平凡,但他們把許黨報國、履職盡責作為人生目標,把聽黨話、跟黨走體現在每一個崗位、完成每一項任務上,用知重負重、苦干實干為黨擔責、為黨爭光。
“將就”還是“講究”,衡量為民情懷。牢記初心使命的人,工作從不“將就”,為民從不惜力,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為民服務、為民造福上。谷文昌為治理風沙,走遍東山全島412個山頭,帶領全縣人民先后種植木麻黃8.2萬畝;李保國扎根太行,35年如一日,用科技染綠荒山,創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區生態開發模式,贏得山區人民群眾的深情愛戴……只有勇于擔責、樂于奉獻,以工作成績造福人民,才能真正體會到風雨之后難以言說的成就感。
“將就”還是“講究”,體現人生境界。有人把工作當事業,有人把工作當職業,有人把工作當副業,反映了不同的人生境界。把工作當事業的人,總是立足崗位,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以細之又細、嚴之又嚴、實之又實的工作狀態追求卓越、敢于超越。這樣的人既能成就一番事業,又能登上人生的高峰。
“將就”還是“講究”,決定成就大小。對事業“講究”的人,從不懼怕挫折和失敗,總能在風雨之后見到美麗的彩虹。屠呦呦通過190次失敗的臺階,走上了諾貝爾醫學獎的領獎臺;“大國工匠”艾愛國在焊工的平凡勞動中,成為行業翹楚……他們成功的背后,來自于錨定目標、專心如一的熱愛,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拋卻雜念、物我兩忘的境界。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從藍天野等先進人物身上,我們需明白如何成功的道理、獲得不斷進取的動力。擯棄得過且過的心態、敷衍塞責的作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件服務人民的事情,這才是共產黨人應有的人生追求。
- 2022-06-14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重在“深入”
- 2022-06-08仁者仁心方能敬佑生命
- 2022-06-08【本網評論】忠誠履職盡責 提供堅強保障
- 2022-06-01“雅”不遮賄 更為隱蔽、更不易被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