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古玩,差使老板“為愛好買單”,收藏古玩700多件,花費500多萬元。近日,四川省宜賓金農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梁曉龍受賄詳情被披露。2022年2月,梁曉龍被“雙開”,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處理。
案件警示黨員干部,再“高雅”的愛好,一旦與貪腐綁在一起,就無法洗脫骯臟齷齪的腐敗本質。這一點,梁曉龍是心知肚明的。在交往應酬中,他有個習慣,總愛帶上古玩藏品,席間高談闊論、夸夸其談,吹噓藏品價值不菲。其目的很明確,就是向行賄人暗示,要對方投其所好,給其送古玩,給斂財披上文化外衣。以“雅好”為“遮羞布”,大搞權錢交易的并不鮮見: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張令平,收受名貴書畫40余幅,價值幾萬至幾十萬元不等;新疆烏魯木齊高新區委原常委、宣傳部部長舒樸誠收受價值330余萬元的玉石原料、玉石掛件、玉石手表……讓不當交往戴上“高雅面具”,為權錢交易披上“藝術外衣”,將齷齪行徑冠以“文藝范兒”。
所謂“雅好”,只不過是貪腐者借以斂財的手段而已。物品再“高雅”、行為再“文雅”,也難掩利益輸送、受賄貪腐的本質。一方面,相較于赤裸裸的金錢交易,“雅賄”顯得含蓄高雅且隱蔽。披上愛好的外衣,把價值不菲的字畫、玉石、名貴花卉等作為搞好關系的媒介,不僅“拿得出手”“上得臺面”,而且更為隱蔽、更不易被察覺。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就曾坦白:“玉石、字畫比現金高雅、文明、隱蔽,更能掩人耳目。”另一方面,“雅賄”升值潛力不小,成為貪腐者眼中的“搖錢樹”。一些字畫、古董等價格甚至遠遠超過一套房產、一輛轎車,且升值潛力巨大,導致貪腐者對“雅賄”情有獨鐘。梁曉龍交代,在聽說明代以前的五十兩大銀錠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后,“趕緊找錢,拿下并收藏”的想法便在腦子里揮之不去。于是,便借受請托的機會直接“安排”請托人購買。
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以“雅賄”來掩藏骯臟的權錢交易,只能是自欺欺人,心為物役、利令智昏,縱然百般掩飾,難逃黨紀國法的制裁。如梁曉龍所懺悔:“對古玩的癡迷,完全是由一個‘雅趣’,最后變成了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鎖,不知不覺這個枷鎖越套越緊,自己也走向深淵、走向滅亡。”黨員干部要謹防“雅好陷阱”,正心明道、懷德自重,養成嚴謹的生活態度,對“雅好”保持高度警惕,把權力用在為民服務上,把功夫下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處。(樂兵)
- 2022-05-24何以守官 曰敬與廉
- 2022-05-24評論 |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提高基層治理能力
- 2022-05-19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 2022-05-19評論 | 西湖柳 百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