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識】
老子曰“大巧若拙”。巧和拙本來是一對反義詞,但是有了這個“大”字和“若”字,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順著這個意思,我們就可以把“巧”和“拙”演化過程歸為四個階段:真拙,小巧,大巧,若拙。 真拙,是因為還不知道“弄巧”;小巧,是因為知道了一些雕蟲小技;大巧,是因為已經技高一籌了;若拙,是因為完全不需要“弄拙”了。
所以,巧和巧是不一樣的,有些是奇技淫巧,有些是神工天巧;拙和拙也是不一樣的,有些是弄巧成拙,有些是藏巧于拙。
《說文解字》:“巧,技也。”又說:“技,巧也。”可見,巧是一種技術標準,或者說,巧作為一種目標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所以,對于一個木匠來說,“能工巧匠”是一個很高的評價。干技術活的人,都特別敬重“工匠精神”。但是,沒有一個藝術家,愿意讓人叫他“能工巧匠”。“工匠精神”很神圣,但不適用于藝術家。
這就是技術和藝術的區別。技術的東西可以用尺子量,可以用秤稱,但藝術的東西有時只能“目測”,只能“用心感受”。技術的東西好在哪里,可以通過數據準確說出來,可以通過操作現場試出來。藝術的東西好在哪里,更多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還是回到與漢字有關的書法藝術上吧。知道了“大巧若拙”,才能知道什么是書法鉆營,什么是書法炒作;才能知道什么是書法探索,什么是書法自覺;才能知道怎樣學習書法,怎樣欣賞書法;才能知道怎樣甄別書法,怎樣批評書法。真正的書法作品,不管它們的風格有多么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們都是美的,它們也都有拙的地方。有美感的拙,是巧之極,也是真之極。
裝神弄鬼,裝模作樣,既不是工匠態度,也不是藝術態度,裝得再像也不會成為“能工巧匠”,裝得再好也不是“大巧若拙”。(尚之)
相關新聞
- 2022-04-07丑:愿意獻丑的人,可能只是謙虛
- 2022-04-06囧:明亮月光從窗戶悄悄地溜進來
- 2022-04-02德:“德”字中的有一只眼睛,堅定而正直
- 2022-04-02廉潔文化 | 蘭州:滔滔黃河水 廉音永不息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