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沈陽市紀委監委對沈陽糧油集團糧食出入庫數據開展數據分析,構建糧食購銷領域專項監督模型。圖為該市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室工作人員圍繞數據進行建模。袁國航 攝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在部署2022年主要工作時明確要求,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專項整治。
糧食購銷領域攤子大、涉及環節多,切實解決其中長期存在的問題,需要從體制機制上引入現代管理方式與監督模式。遼寧省沈陽市紀委監委全面梳理糧食購銷領域行權流程,采集3億條相關數據,建立17個監督模型,探索嵌入式監督,在形成常態長效上下功夫。通過大數據賦能,如何產生更大監督效能,如何更快發現問題?記者就此深入了解沈陽糧食購銷領域大數據監督的實踐。
采集3億條數據,為糧食購銷領域監督打牢基礎
“為他人在糧食運輸、結算糧款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賄賂……”今年1月,沈陽南方谷物有限公司原購銷部部長張信良被開除黨籍。
隨著張信良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從沈陽市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平臺分轉的涉及該企業的疑似涉糧問題數據核實工作也接近尾聲。
“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們的大數據監督已在民政、人防、發改、公務加油卡等領域和專項上得到應用,發現并解決了一些問題。”沈陽市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室主任查巖告訴記者,大數據監督在糧食購銷領域的應用,是從去年開始的。
2021年8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為治理這一領域的突出問題,沈陽市同步部署推進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與涉糧問題專項巡察工作。
專項整治期間,該市紀委監委全面開展涉糧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排查,掛牌督辦、復核復查,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涉糧問題線索105件,推動相關單位自查自糾問題220個。
“我們堅持問題導向,以案件開路,結合糧食領域的典型案例和沈陽糧油集團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收集數據,力爭讓每條數據都能最好發揮作用。”查巖介紹。
圍繞數量、質量、價格三類問題,沈陽市紀委監委梳理了糧食購銷領域存在的問題及風險。數量問題主要是賬實不符、虧庫短量等;質量問題是以陳頂新、摻雜作假等;價格問題是虛假收購、壓級壓價等。從涉糧業務角度看,主要是稻谷輪換、采購新糧、出售陳糧、存儲管理、運輸等五個環節存在問題,如稻谷輪換中的“轉圈糧”問題,賣陳糧再當新糧收購,與糧商合伙賺差價,騙取財政輪換補貼等。
大數據監督,采集數據是基礎、關鍵。去年9月下旬,沈陽市紀委監委先后從沈陽糧油集團、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稅務局等單位調取糧食購銷領域相關業務數據3億條。
按“人、企、車、糧、錢”劃分,涉及沈陽糧油集團相關人員2096人,涉糧業務上下游企業545家,運糧車輛4508臺,糧食出入庫管理系統數據1.62萬條,并調取涉糧企業財務數據、稅務數據、銀行對賬單等數據。
在此基礎上,結合大數據監督平臺現有工商、黨員、六類監察對象、人社等數據,初步建立起糧食購銷領域大數據監督專題數據庫,實現涉糧領域項目、資金、物資、決策、權力(人)的數據化、清單化,為比對分析、精準研判、發現問題奠定基礎。
“全員建模”“全覆蓋建模”,科學建立模型精準比對分析
海量數據,如何發揮威力?
在糧食購銷領域開展大數據監督過程中,沈陽市紀委監委以大數據技術手段強化嵌入式監督,融入權力行使全過程,促進依法用權、規范用權、廉潔用權。
“堅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方面一個方面突破,一個領域一個領域拓展,做到收集一組數據就精準、開發一個模型就有效。”沈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楊宇新對準確建立監督模型提出具體要求。
建立基礎監督模型,將沈陽糧油集團職工信息數據同省市兩級企業法人等主題數據庫比對,發現相關對象經商辦企業等問題。
建立關聯人監督模型,將出入庫管理系統中的相關數據、儲備糧輪換數據、倉儲租賃及購銷數據、商品糧銷售數據,與公安人口、省市兩級企業法人等主題數據庫比對分析,刻錄糧食購銷業務單位、監管單位、社會人員的關系圖譜。
建立業務監督模型,探索糧食重量問題監督模型,將公安系統中的車輛凈重等數據,與出入庫管理系統中的車輛、凈重、毛重等數據,入庫糧食信息、結算信息等比對分析,發現糧食出入庫與實際庫存不符等問題。
“通過數據研判,我們以具體問題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從小切口挖掘背后的利益輸送問題。”該市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室副主任李勇通過涉及運糧車輛的大數據展示了平臺運行情況。
在屏幕前,李勇利用“運糧車輛行車軌跡異常”“運糧車輛進出次數異常”“運糧車輛皮重、毛重、凈重三種重量指標完全相同”等模型進行分析,輕點鼠標后,很快就鎖定了一些疑似問題數據。
“有的運糧車輛在出糧庫后幾分鐘內竟然出現在相距糧庫幾十公里的地方,有的運糧車輛幾分鐘內數次進出糧庫交易貨物,明顯小于最短檢驗時間。”李勇介紹,通過運糧車輛的模型,已發現大量疑似問題,涉及糧商201家、運糧車輛482臺、糧食2.7萬噸。
“‘全員建模’和‘全覆蓋建模’是我們工作的方向。”李勇說,在建模過程中,不僅聽取了業務部門的建議,還得到了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驗證。
沈陽市委涉糧問題專項巡察期間,巡察組認真梳理發現的問題,移交52件問題線索的同時,結合自身工作,探索建立案件監督模型,為大數據監督提供參考。市紀委監委指定派駐第十二紀檢監察組對巡察組建立的3個模型進行驗證,不斷提升針對性和實效性。
該紀檢監察組制定糧食購銷領域大數據專項應用方案,從問題類型、數據采集現象表現、核驗方式、疑似問題等5個方面展開工作。“我們調取某涉糧企業2006年至2021年16年間的原始財務數據,涵蓋糧食購銷、財務支出和應收賬款等經濟往來賬目,做到應搜盡搜、應有盡有。”有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加強數據比對分析、研究整理,按照商品糧入庫、出庫等類別歸類整理,不僅發現某單位涉及18條存疑問題賬目,也驗證了模型設立的準確性和可行性。
新民、法庫等市縣區紀委監委根據實際,科學歸納統計方法、數據形式、數據內容,從單位行權流程的關鍵環節等方面,歸納同類案件特點,瞄準典型案件突破點,抓住重大案件切入點,對糧食購銷領域政治生態情況進行全面體檢。
探索構建大數據監督和辦案“雙輪驅動”格局,不斷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去年12月,沈陽市紀委監委成立糧食購銷領域大數據監督發現問題專項核查工作專班。
作為工作專班成員,遼中區紀委監委承擔了對沈陽南方谷物有限公司比對出的疑似問題進行核查的任務。此前,經沈陽市紀委監委指定,遼中區紀委監委負責辦理張信良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線索。
“出于大數據監督與查辦案件結合的考慮,我們選派了負責大數據監督的4名同志與專案組成員深入一線,開展大數據核查的同時,配合案件查辦。”遼中區紀委監委大數據監督工作負責人邱勝男告訴記者,由于對案情的了解,縮減了大數據查找問題、分析問題、關聯問題的時間。
“在核查過程中,我們調取了大量的財務憑證、糧食購銷臺賬、車輛檔案及軌跡信息等,并配合實地走訪、個別談話、橫向交流等方式開展工作。”邱勝男表示。
調查發現,2008年至2017年,張信良利用職務便利,為多名糧商在結算糧款、回籠資金、糧食運輸等方面提供幫助,先后10余次收受賄賂。張信良存在的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也很快被查實。
“堅持邊學習、邊調研、邊工作、邊總結,及時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才能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我們堅持‘案生模、模生案’,從張信良等案件看,有必要通過分析疑似問題數據梳理出糧庫重點人員、重點糧商,進行二次建模,為重點問題線索初核、案件查辦提供數據輔助。”查巖表示,未來可結合大數據對相關從業者進行統計分析,為有關單位提供數據,共同凈化糧食購銷領域生態。
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強化“室組地巡”協作配合很關鍵。沈陽市紀委監委實施“大兵團作戰”,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和自查自糾、案件查處、大數據監督子方案,通過定期聯合調度、問題會商、聯合攻堅等形式,一體推進專項整治、專項巡察、大數據監督、執紀審查工作。
沈陽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二紀檢監察組延續了涉糧問題專項巡察組使用的損耗標準,調取沈陽糧油集團及其下屬糧庫數千條糧食數據,比對出庫量與入庫量差值形成損耗數據,將損耗數據與儲存數據計算生成糧食儲運過程中糧食損耗率,發現8條損耗率高于2%的存疑“損耗糧”問題。經鐵西區紀委監委進一步調查,某留置人員承認了出售390噸商品糧并截留資金償還其他欠款,并以“損耗糧”形式憑空核銷的問題。
沈陽市紀委監委探索將大數據技術系統化地應用到案件辦理過程中,充分利用遼寧省紀委監委開發的大數據分析工具,采用數據智能關聯分析法等,為案件突破提供支撐,推動大數據監督和辦案實現“雙輪驅動”。
統籌監督力量的同時,沈陽市紀委監委推動相關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在沈陽糧油集團組織召開現場會,推動各方開展自查自糾、督導檢查、建章立制,形成同向發力、同題共答的局面。
沈陽糧油集團開展以案為鑒、以案促治,召開警示教育大會,排查梳理風險點位110項,排查問題55項。同時加快實現與大數據監督平臺的對接,借助信息化突破管理瓶頸,全面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和規范化管理水平。
該集團紀委書記尹波告訴記者,在沈陽市紀委監委推動下,沈陽糧油集團開發的大數據和信息化管理系統——“沈陽市糧食購銷領域監督治理平臺”已進入試運行階段。“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同時融入監督和治理體系建設,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企業也實現了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尹波說,對于集團紀委而言,通過大數據監督平臺找到了監督的抓手、找準了監督的著力點,監督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實施紀檢監察大數據賦能年行動,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
“堅持大數據監督和辦案‘雙輪驅動’,實施紀檢監察大數據賦能年行動。”在遼寧省紀委全會部署今年工作時,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奇凡明確要求。
遼寧省紀委監委聚焦數據資源整合,成立大數據中心,推動數據有效匯集;聚焦大數據辦案,建設紀檢監察大數據實驗室,加快建成智慧案管、智慧審理、廉政檔案系統,增強審查調查穿透力震懾力;聚焦大數據監督,探索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以實時精準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加快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
3月4日,遼寧省大數據監督工作會議召開,沈陽市紀委監委分享數據采集、模型建設等方面大數據監督工作經驗。
據了解,沈陽市紀委監委一方面積極推進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一方面繼續探索糧食購銷領域大數據監督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已立案38件,留置8人,涉案金額共計1.23億元。
“結合糧食購銷領域大數據監督情況,建立糧食購銷領域大數據監督政策清單、問題清單、數據清單、模型清單、權力清單等,形成重點領域大數據監督工作流程、工作標準,為沈陽解決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闖出新路。”楊宇新表示,爭取形成更加成熟成型、可復制可推廣的監督模型,有力推動糧食購銷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目前,遼寧省全面推廣沈陽大數據監督經驗,組織其他13個市紀委監委利用沈陽大數據監督模型,將數據傳輸至該平臺,進行比對后再反饋,各市進一步分析、梳理、核查。錦州市紀委監委針對上級交辦的47條疑似“以陳頂新”問題線索,綜合分析研判,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調查取證,在日常監督方面,緊密與市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溝通協作,運用大數據精準檢索問題線索。
今年以來,遼寧省紀委監委連續集中通報三批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和審查調查情況,沈陽糧油集團原副總經理兼集團軍糧管理部總經理徐穎、沈陽市蘇家屯區原糧食局局長曹寶安等20人被點名通報。
沈陽市紀委監委將繼續深入推進相關工作,不斷完善糧食領域數據比對規則,實現全方位監測、全過程預警;推動基層糧庫數據化、系統化、智能化管理,在收購、銷售、存儲等環節,深入探索嵌入式監督和實時動態監督,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不斷總結糧食領域大數據監督工作成果,持續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資源交易、金融、國企等領域探索大數據監督。(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靈娜)
相關新聞
- 2022-03-22廣安觀潮 | 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
- 2022-03-22截斷期權腐敗變現之路
- 2022-03-22讀好實踐這本書
- 2022-03-21深度關注 | 守倉者緣何淪為“碩鼠”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