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疊羅漢,追求的是驚險刺激
來源:甘肅紀檢監察網 發布時間:2022-01-07 08:30 分享

【小識】
有一種造字法叫會意,有一種會意法叫“疊”。所謂“疊”,就是把同樣一個部件疊加起來,用以表示一個新的意思。《說文解字》中,這樣的字有一大批。
有兩個部件疊起來的。比如“多”:“重夕為多,重日為疊。”比如“圭”:“瑞玉也。從重土。”比如“炎”:“火光上也。從重火。”
有三個部件疊起來的。比如“晶”:“精光也,從三日。”比如“淼”:“大水也,從三水。”比如“焱”:“火華也,從三火。”
也有四個部件疊起來的,比如“茻(mǎng,‘莫’和‘莽’的部首。)”:“眾草也,從四屮(cǎo)。”比如“?(jí,‘器’和‘囂’的部首)”:“眾口也,從四口。”比如“?(zhǎn,‘展’的異體字)”:“極巧視之也。從四工。”
異體字中,也有這樣的例子:人有兩只手,三只手疊加起來就是“掱”,所以用它表示“扒手”的意思也就順理成章了。簡化字也采用這種辦法:“眾”作為簡化字,其實只是截取了繁體字的下半部分,并將排列方式由并排變成疊加而已。作為數目字的“四”是個假借字,《說文解字》說,籀文“四”字作“亖”,由四個“一”疊加而成。
網上經常見到一個特別的組合“又雙叒(ruò)叕(zhuó)”,用來強調這樣一種情況:之前頻繁出現的東西再次出現,或之前頻繁發生的事情再次發生。比如,今天怎么又雙叒叕下雨了,你怎么又雙叒叕輸了。一個“又”字就差不多了,十個“又”字組團而來,真的是讓人情何以堪。但很顯然,除了“又”字可以表意以外,雙、叒、叕只是壯個聲勢、撐個場面而已。
順便說一句,“疊”和“累”一樣,強調的是上下結構。疊羅漢,就是人上架人,追求的是驚險刺激!累卵,就是蛋上壘蛋,是躲也躲不過的危險!(尚之)
相關新聞
- 2022-01-06萌:“賣萌”如東施效顰就有點過了
- 2022-01-04補 | 睡眠補起來沒有那么容易
- 2021-12-30日月奔馳笑我忙
- 2021-12-28敬畏文化方能涵養底蘊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