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淘寶、京東和拼多多等平臺多家店鋪因售賣名為“應付檢查假消防噴淋頭”物品,被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點名批評:“應付二字赫然在,違法當做噱頭賣,生命安全成兒戲,最后你是把誰害?”隨后,相關商品被下架處理。
消防噴淋頭用于消防噴淋系統,當發生火災時,消防水通過噴淋頭均勻灑出,對火勢進行控制,但如果沒有安裝整套消防噴淋系統,就起不到作用。查詢發現,三大電商平臺上售賣的商品均包含“應付、檢查、消防”等字眼,商品頁面也公然標明“沒有管道”“消防驗收推薦”“消防噴頭裝飾”等“賣點”……滅火的噴淋頭關鍵時刻不能噴水,只是個濫竽充數的“花架子”。如果真有一些不遵規守法的經營性場所為了應付檢查而購買安裝了這樣的商品,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試問,今天拿“花架子”應付檢查,明天拿什么應對災害?
“應付神器”應付了誰?當前電商平臺上售賣的一些商品和服務暴露出有的商家唯利是圖,什么生意都敢做、什么錢都敢賺。譬如,假的病假條、“專業代吵服務”等,表面看似乎能暫時“滿足”一些人弄虛作假、“以暴制暴”等需求,實際上非但不利于解決問題,反而容易帶來更多問題,甚至釀成悲劇。這些奇葩商品和服務違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權益、帶來風險隱患,必須堅決清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和《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均明確了電商平臺在網絡交易中的主體責任,平臺企業對交易行為履行監督職責,不能不管不問、視而不見。對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商品,平臺企業要依法依規禁止售賣,并做出相應的處理;對于違反公序良俗有可能違法的商品,則要及時精準核查甄別,不能讓打著“創新”旗號的偽劣商品和服務鉆了空子。電子商務法還規定,對電子商務經營者實施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給予處罰。電商平臺的每一名參與者都必須遵守法律、遵守公序良俗,承擔社會責任。
對于相關監管部門來說,也要加強對平臺企業的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處置,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引導平臺企業更好承擔社會責任。對于此次電商平臺的失職行為,不能止于消防部門的喊話批評,相關監管部門也應及時跟進,該糾偏的糾偏,該處罰的處罰。(陳麗)
相關新聞
- 2021-10-19珍惜組織的教育與挽救
- 2021-10-19深度關注 | 垂管單位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落地生威
- 2021-10-19廣安觀潮 | 信一輩子 守一輩子
- 2021-10-18深度關注丨行業協會商會亂象透視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