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楊伯峻《論語譯注》
【小識】
好學“三段論”
這一段話,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去理解:第一層次,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是物質層面的;第二個層次,敏于事而慎于言,是言行方面的;第三個層次,就有道而正焉,是精神層面的。這三個層次,正代表了人生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層次,是讀書階段。五十歲以上的人,應該深有體會。不論是上小學,還是上中學,吃的什么,住的什么,說出來年輕人都不太相信。所以,那個時候,特別是在農村,能堅持念到高中畢業的人,都是能吃苦的人。讀書是苦差事,但不僅僅限于物質條件;物質條件再好,讀書仍然要有吃苦精神。
第二個層次,是實踐階段。從學校到社會,可以說滿腔熱情,一身抱負,大有竭盡全力、一試身手的沖動,這就是“敏于事”。但同時,也難免會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看到一些想不通的事,所以往往情緒激動,牢騷滿腹。所謂“慎于言”,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消化消化,讓自己的想法沉淀沉淀。克服簡單病、膚淺病、幼稚病,逐漸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理解能力、老練程度。
第三個層次,是成熟階段。認識到了一定水平、理解有了一定能力、老練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與“有道”者進行交流、溝通。交流、溝通的目的,不是展示才華,也不是販賣學識,而是聆聽教誨,接受點撥,糾偏補漏,去污除塵。
一個好學的人,這三個階段貫穿一生。所以說,學無止境!
相關新聞
- 2020-03-05【清風典歷】司馬牛問仁
- 2020-03-04【清風典歷】回也其庶 賜不受命
- 2020-03-03【清風典歷】柴也愚
- 2020-03-02【清風典歷】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