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西: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全面提升法律服務質效
記者 王剛 通訊員 張祥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定西市以“四個聚焦四個結合”為抓手,將法治宣傳教育貫穿于提升法律服務質效的全過程,為全市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社會氛圍,也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定西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
聚焦完善體系 堅持健全機制與責任落實相結合 構建普法工作“新格局”
定西市構建有力的普法協調體系。健全市縣區兩級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及辦公室,促使其充分發揮協調推動作用,市級守法普法協調小組主動作為,組織召開會議5次,堅持問題導向,研究部署,統籌推動“八五”普法規劃的深入實施。
構建執普一體的普法責任體系。將普法主體單位納入全市黨政督考一體化平臺,從嚴進行季度量化考核,以考核指揮棒推進普法責任落實。率先開展“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活動,已對5個市直重點執法單位進行普法責任制履職評議,倒逼普法責任落實,實現法治宣傳教育由“軟任務”向“硬指標”轉變。
構建共建共享的普法社會體系。建設普法聯絡員、普法講師團等專業普法隊伍,探索普法志愿服務工作模式,引導執法人員、法律服務人員等加入普法隊伍。目前,全市組建各級普法講師團18個219人、普法志愿者隊伍518支3450人,形成了上下結合、系統配套、覆蓋全市的法治宣傳網絡。
聚焦創新載體 堅持線上覆蓋與線下突破相結合 搭建法治宣傳“新陣地”
定西市以“微視頻”普法,擴大影響力。構建了以“定西法治宣傳”微信公眾號為引領、以各縣區司法局普法微信公眾號為支撐、以視頻號抖音號快手號等為依托、以市縣區各部門各單位門戶網站為拓展的聚合發力融媒矩陣,開展全覆蓋全時段式普法。“定西法治宣傳”微信公眾號、“定西司法”抖音號等4個新媒體賬號粉絲量從2020年10月份的4000人增長為35萬余人,發布各類普法信息和視頻8500余條,閱讀量達2億余人次。“定西法治宣傳”微信公眾號影響力穩居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第一,榮獲全省政務新媒體優質賬號。各縣區普法微信公眾號均穩居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前十。
以“微課堂”說法、增強實效性。有效整合市縣區鄉鎮三級和社會各界普法資源,依托定西司法官方抖音號、快手號等直播平臺,搭建“定西法治直播間”,開設“法治前線——我執法我普法”“律師說法”等欄目,有序邀請普法執法單位業務骨干、律師等走進直播間進行普法宣傳,講述群眾身邊發生的“微典型”案例,以線上互動形式解答群眾最關注的問題,讓群眾體會到“法在手掌”“法在身邊”。
以“微陣地”釋法,提升精準度。針對農村、學校、企業等不同普法對象,制定和推出差異化普法菜單,開展靶向普法、精準普法、分眾化普法,促使普法由“大漫灌”向“精聚焦”轉變。開展書記、縣長談民法典和部門負責人談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電視專訪活動21期。突出分類和分眾,組織10萬余名國家工作人員參加學法考試,參考率和合格率均達到95%以上。聚焦命案防控、電信網絡詐騙等,重點在相關行業領域常態化開展“法律八進”,開展“百名律師進鄉村、進企業”和“法律服務進園區”等活動,進行“點對點”式法律服務宣傳。緊抓青少年這一“源頭”,舉辦首屆中小學“校園法治文化節”,開展送法進校園——撐起校園“法治傘”主題宣傳活動,捐贈法治宣傳品6000余件。
聚焦富有特色 堅持法治文化與法治實踐相結合 打造法治定西“新品牌”
定西市有力有序建設法治文化陣地。深入推進法治文化陣地“一地一品”工程建設,安定區、渭源縣和臨洮縣分別打造了江夏法治文化廣場、元古堆法治文化廣場和洮河法治文化公園。目前,全市建成法治一條街73條、法治文化廣場16個、法治公園4個、法治長廊和宣傳欄等實體法治陣地792個,建成貧困村法治文化廣場869處,完善提升村級法律圖書室1963個。
有聲有色創作法治文化精品。設計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法治漫畫《丑兒與民法典》系列,“丑兒”用地方語言講述民法典故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案例演繹說法講規。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創排現代普法劇《公民張三》《三喜臨門》等,在全省巡演100余場次,《公民張三》入圍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活動”作品。
有形有效推動法治文化融入實踐。自編自導自演“不要害了你在司法局的朋友”等系列原創普法微視頻、微電影等作品300余件;創作的《國家安全普法宣傳車隊》視頻,被省國安辦評為“全省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三等獎。以獎代補的形式調動全市中小學生在征集普法微視頻活動中學法、知法,已向中小學生征集到普法微視頻95部,對評選出的20部優秀作品進行展播,閱讀量達60余萬人次,將法治文化融入實踐。
聚焦普治相融 堅持法治宣傳與法律服務相結合 放大法律服務“新動能”
搭建“全業務”法律服務窗口。構建“1+7+122+1946”的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體系,在人民法院、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設立59家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推行“基層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律師事務所”服務模式,開展“法治體檢”“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等活動,為村社干部、群眾提供法律咨詢1.3萬人次,提供法律意見3650余人次。
打造“全時空”云端服務平臺。在“定西法治宣傳”微信公眾號設立“找律師”“找調解”“找鑒定”“找法援”“找公證”5個功能菜單,為群眾提供各類法律服務6萬余次,使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實現“掃碼可得”。編印《定西市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冊》15000冊,收錄全市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法律援助機構、公證機構、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等法律服務機構資源信息,投放到全市各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及基層便民服務窗口,讓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實現“觸手可得”。
構建“異地辦”法律援助機制。優化法律援助方式,開展“法律援助惠民生 定紛止爭促和諧”專項活動,實行告知承諾制,辦理案件1005件。打破申請人因戶籍地、用工地、居住地等限制,實現市域內“一網轉送”“一紙能辦”,落實法律援助容缺受理機制,實行當日受理工作制,從申請、受理、指派期由原前的7個工作日壓減為2個工作日,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723件。
- 2022-11-19酒泉肅北公安突出打造“四個基地”不斷提升隊伍能力水平
- 2022-11-16蘭州市公安局便衣支隊:忠誠履行打擊電詐犯罪新使命
- 2022-11-16甘肅推廣“背包警務”:公安業務背出去 民眾期盼背回來
- 2022-11-16“疫”路守護 蘭州永登十里八鄉都有藏藍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