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記者 程健
新冠疫情卷土重來,10月13日,蘭州市永登縣公安局抽調三個梯隊警力,前往大同鎮開展保家灣村及其他村社疫情“靜默管理”防控工作;11月6日凌晨3時許,從大同鎮返回縣局待命的警力,在短暫休整1天后,又連夜開拔奔赴河橋鎮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公安戰線前沿,他們是服務群眾、維護穩定的生力軍;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是堅定逆行、守護家園的急先鋒。他們牢記初心,潛心為民,以責任擔當護佑萬家燈火,生動詮釋著蘭州公安的為民情懷。
“伴著東方閃爍的啟明星,我們整裝出發,奔赴疫情一線。小喇叭的叮囑聲,回蕩在十里八鄉。居家靜默、注意防護,守住健康、守住幸福,田間揚起的土塵湮沒了歸期天空,飄走的云朵扯走了思念。”這是督察大隊民警火彩壽深夜在大同鎮高岑村巡邏時創作的詩歌。

大同鎮發生疫情以來,火彩壽作為第二梯隊隊員奔赴抗疫一線。火彩壽的妻子工作在外,家中有七十多歲身患疾病的雙親和4歲小孩。在疫情一線,火彩壽擔任高岑村靜控組組長,每日早上6點至晚上11點,他和同事們在每個村社巡邏宣傳,及時對接村委會,掌握人員思想狀態,了解群眾生活困難,第一時間上報指揮部協調解決。期間,火彩壽主動編寫錄播“大同疫情靜默宣傳詞”,為13個村的靜控小組提供方便。
“防疫宣傳小喇叭,仿佛是十三支短笛,吹響了霜降的耳朵。寂靜的村莊就是練歌場,十三只小喇叭定時會歌唱,里面的詞語是蹦跳的音符,有激情澎湃,有低緩舒暢。永普話的方言里充滿著抗疫的真誠,一只只小喇叭的音符,游進了鄉親們的心房……”一位村民以這樣的語言評價火彩壽及戰友們的工作。
“作為一名青年民警,疫情戰場就是我的崗位。”河橋派出所民警趙祥話語中流露出公安一線民警的責任與擔當,他用一紙請戰書和勇毅逆行的身影詮釋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濃厚情懷,在抗“疫”一線發揮著青年民警的光和熱。
11月6日凌晨,抽調警力到達河橋鎮抗疫一線,在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領導下,聯合河橋派出所警力,成立靜控專班,分成馬軍村靜控組、馬蓮灘村靜控組、外圍巡控小組和消殺組四個工作小組。趙祥作為派出所社區民警,情況清、底子明,被分派到馬軍村靜控組。

工作中,趙祥任勞任怨、沖鋒在前,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認真排摸,為疫情防控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貢獻。作為警醫家庭,趙祥的妻子在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主動請纓前往蘭州重離子醫院進行支援工作。夫妻二人放下家中幼子讓老人照顧,共同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相互鼓勵,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書寫了警醫家庭“疫情當前、堅定逆行”的責任擔當。
“夜,意闌珊,地凍風寒。月亮西墜,星光萬點。村頭路口,警燈熠熠閃。人,戰猶酣,不知疲倦。阻擊新冠,枕戈待旦。除疫驅魔,守得萬民安。”這是禁毒大隊民警張翔在抗疫一線創作的詩歌。作為大隊內勤的他,不僅要身赴抗疫一線開展靜默巡控、卡點值守工作,還要兼顧協調溝通、下達通知、匯總情況、數據梳理、信息搜集等內勤工作。但張翔面對繁重的工作,沒有絲毫怨言,他說:“為了疫情早日結束,為了老百姓能早日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我們付出的這點苦不算什么……”
愛一座城的方式,有千萬種;護一座城的方式,各不相同!在這支抗疫隊伍中,有強忍著胃潰瘍、腰椎間盤疼痛,仍然堅持巡邏的老民警趙成武;有妻子懷孕、身體不適,急需家屬照顧,依然堅守崗位的警務輔助人員丁峰;還有即將退休,但仍然克服身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用詩歌為戰友加油的老民警季永翔……
自本輪疫情以來,這支隊伍轉戰永登縣大同、河橋兩鎮,累計出動警力1200余人次、車輛530余輛次,通過24小時警車巡邏、小喇叭宣傳等多種方式,持續強化疫情防控工作,并協調解決群眾緊急就醫、購買藥品、白事辦理、急事返家、菜品收割、牲畜喂養等急難愁盼問題320余件;配合完成全員核酸采樣35輪次、共計80余萬人次。
- 2022-11-15“背包警務”里的平安實踐
- 2022-11-14良師益友 演繹蘭州公安刑偵佳話
- 2022-11-14營造充滿活力的社會發展環境——甘谷縣磐安鎮“五個堅持”推進基層治理創新
- 2022-11-14風勁帆滿圖新志 砥礪奮進正當時——平涼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