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職場劇創新表達的有益探索
今年暑期,電視熒屏可謂異彩紛呈。電視劇《理想之城》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作品,為職場劇的創新表達做出有益探索。
《理想之城》呈現了職場劇的樣式和魅力。一是敘事主線始終沿著職場軌道,讓觀眾通過一部劇得以管窺一個行業的基本樣貌。《理想之城》緊緊圍繞主人公蘇筱建筑造價師的職業身份展開,主線故事集中于建筑行業,較為真實地描摹了建筑行業的職場生態。二是始終以主人公的專業進階為敘事動力。主人公蘇筱在每個段落的最大挑戰都來自職場,正是靠著對職業的專注度和專業能力,完成了事業的逆襲和人設的確立。三是愛情、友情、家庭等副線雖然貫穿全劇,但一直都是主線的陪襯。尤其是主人公蘇筱的愛情線,在全劇中所占篇幅有限,敘事較為克制。并且,她在愛情方面的得與失,都與職業發展緊密關聯,為主線敘事服務。把職場作為主場景而不僅僅是大背景,讓職場沖突成為敘事發動機而不僅僅是助燃劑,《理想之城》找到了職場劇創作的密鑰。
《理想之城》之所以能吸引觀眾,還因為其對藝術品質和審美價值的追求。現實題材作品要求創作者具備對生活和藝術的雙重把控能力。《理想之城》的劇作比較扎實,結構嚴謹、敘事清晰、節奏適當,重點講述了女主人公的職場進階和心靈成長,藝術邏輯與生活邏輯大體契合,讓觀眾進入故事時幾無障礙,并能勾連起生活的某種記憶,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產生共情與共鳴。
《理想之城》中的人物無論主次,在塑造時都追求立體、多面。不少人物是采擷諸多人物特性進行藝術加工的典型形象。蘇筱匯集了很多職場中人的不同側面,不少觀眾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若干配角也讓人過目難忘,他們無法簡單以好壞區分,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信條,也各有各的藝術魅力。《理想之城》再次證明,作品與演員之間是相互成就的關系。那些原本籍籍無名的配角演員,也有望因參演這部劇而走進更多觀眾的視野,從而開啟個人演藝生涯的新篇章。
應當指出的是,作為一部職場劇,《理想之城》正如劇名一樣,更多呈現了理想中的職場。劇中的贏海集團有一定的典型性,也頗具理想色彩。這里雖有部門之間的利益交織和同事之間的合作競爭,但也塑造了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集團董事長趙顯坤的藝術形象。蘇筱在挫折中不斷成長上升的職場之路,折射了許多青年人的向往。不足之處是敘事目的過于明顯,劇中個別段落的劇情設計顯得較為刻意,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劇情的張力。電視劇結尾部分略顯倉促,有些必要的情節交代不夠,勞資矛盾的解決也有簡單化之嫌。整部劇在40集長劇的結構把握上還需進一步精進。
職場是社會一角,也是人生舞臺。該劇通過登場的各色人物和曲折的故事情節,旨在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世界本身就是多維的,社會本身就是復雜的,人生之路大多不是平川坦途,難免遭遇狂風驟雨,但在哪兒摔倒就從哪兒站起來,終會抵達理想的彼岸。
田水泉
相關新聞
- 2021-09-23“紅船百年”文化小分隊巡演24日啟動
- 2021-09-23各地爭相“獻寶” 珍品云集盛會 “一會一節”24日敦煌啟幕
- 2021-09-23現實題材電視劇海外“出圈”:打造國產劇走出去新格局
- 2021-09-22廣電總局:堅決抵制“耽改”之風等泛娛樂化現象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