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貼”難求,凝萃文化自信。國家博物館文創“鳳冠冰箱貼”,上市僅8個月銷量突破100萬件,帶動鳳冠全系列文創產品銷售額過億,不少人為了“搶”到手持續“蹲庫存”,隊伍排到國博門口。解鎖“頂流”之美,盡展東方美學風范,映照中華傳統文化莊重、高貴、博大、深邃的精神特質與底蘊內涵,撩撥每一個人心中深沉的文化自信。以文物為原型的文創,把“博物館”捏在手心里帶回家,讓個體情感與傳統文化產生耦合滋生文化自覺,演繹獨屬中國人的浪漫自洽。
“文博熱”持續升溫,激蕩文化魅力,以“復刻”方式傳遞文化熱愛之情。從杭州第十四中學高中生用扭扭棒手工復刻精美鳳冠,到浙江溫州95后女孩用黏土做了100多件微縮文物,再到遼寧沈陽手工達人用平常物件復刻清代黑緞嵌點翠鳳戲牡丹女帽等等,傳統文化在新生代手中玩出新花樣,“文物復刻鳳”吹動了年輕人DNA,見證年輕群體正在成為傳統技藝傳承人,從側面映照中華文物承載豐富歷史文化信息、蘊含深厚價值情感。
讓文化文物以“新”方式回歸現代生活,增進幸福體驗和精神需求,助力文化市場經濟繁榮。復刻文物風,給文化創新性傳承、創造性發展提供了有益啟迪。充分發揮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等優勢,讓沉睡的歷史記憶和收藏的文化碎片“活”起來,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解鎖文旅新玩法和新體驗等等,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雙向奔赴”,再現中華文化文明的璀璨榮光,為拉動文旅消費活力、釋放文化市場潛能注入新動力。故此,瞄準現代群體對文化需求的品質意愿,強化優質文化和服務供給,點燃高質量發展文化引擎。
有形的實體具象文物,無形的非遺民俗技藝等等,共同支撐傳統文化的脈絡紋理與博大精深。傳承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文明、講好文化故事,既要有“復刻”有形文化的探索精神,也要有守護民俗技藝、人文風情、禮節儀式等無形非遺的虔誠之心。如絨花、面塑、剪紙等“老手藝”在復刻過程中絲滑流暢,成為年輕人手拿把掐的“絕活”,正是一種文化基因血脈在代代相傳中流淌,見證中華文化生生不息、脈脈相系的強大魅力與生命力。
讓文化自信基因在“復刻”中脈脈流淌。氣勢恢宏、氣貫如虹的中華文化畫卷,超越千年歷史時空熠熠生輝,象征勤勞智慧、勇敢拼搏、銳意創新、踔厲奮發的民族品性與精神氣質,是每一個中國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源頭之問。弘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覺、喚醒文化自省,讓中華文化以全新的風貌融入時代中國澎湃潮流,煥發引領時代滾滾前行的文化動能。從“復刻”文物開始,以文為夢、青春綻放,流淌在中國人文化血脈凝結成深沉的文化力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磅礴持久的強大合力。(段官敬)
- 2025-03-31“11點前別點外賣”,外賣后廚安全誰把關?
- 2025-03-31“論”在中國,與世界共襄時代“新”機遇
- 2025-03-31【甘快說·地評線】飛天網評: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書寫新的榮光
- 2025-03-31智能調車系統上線,駛向交通智行新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