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一片綠油麥地的中間,矗立一道孤獨的影,安徽池州的網紅打卡點“孤獨的樹”火爆網絡,不少旅客慕名而來合影拍照,因蜂擁而至的人群踐踏莊稼,給耕地農戶造成不少的經濟損失。由此,一個小插曲引發人們深思,為阻止打卡的人群,農戶砍掉了“孤獨的樹”的粗支,相關單位也正在對接協商之中。“孤獨的樹”看到了農民的善良,維護集體情緒價值作出的讓步,聲張了個人的意愿與無奈;也看到了追尋詩意和治愈的平凡靈魂,讀懂了樸素和簡約、純真、生態的珍貴。
一道尋常的風景,略顯抽象的“流量”點,總讓人咂摸回味“因何而火”。“孤獨的樹”身上,似乎扣準了網絡時代的微妙情感脈絡與紋理。如同一些自帶流量的野生景點,總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走紅,成為一個時段特定的“爆款”,拉動了當地旅游人氣與關注度,給地方文旅發展帶來正向反應,卻以個別人的利益讓步為代價,一種趨之若鶩的“熱效應”與有口難言的“冷局面”形成尷尬,叫人感到膈應與如鯁在喉。
或許,矛盾真的是普遍存在的,世界又是一個聯系的整體,讓“孤獨的樹”拋出了農戶憂傷與眾人之樂的問題。但,矛盾背后的邏輯是可以厘清的,矛盾本身自然也是可以調和的。畢竟,“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會向著有利于人的方向轉化”的哲思,呼吁發揮主觀能動性。有人說,“孤獨的樹”產生的一道課題,只不過是受益者與成本支付者的錯位。誠如此言,旅客、網紅從“出片”打卡中受益,地方收割人氣和流量、促進文旅事業發展,唯有農戶默默為此“買單”。所見,“孤獨的樹”并不孤獨,而是現實的“方程式”與利益機制的完善。
文明旅行理應成為無需提醒的自覺。追求寧靜致遠的境界,拓展靈魂棲息的家園,是人之常情,滿足某種特定的治愈價值,達到精神空靈與耳目一新的感知。只不過,我們所幸福的體驗與無拘無束的愜意,必然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否則,失去堅守的道德底線,這樣的精神追求勢必經不起檢驗與審視。所見,愛上“孤獨的樹”,起底和梳理自我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才是第一位的。“德不孤,必有鄰”,把自我修養和道德豐碑立在“孤獨的樹下”,或許這樣的風景才能磁吸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銘記一種珍貴的情感和尋找最真實的治愈良藥。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準繩不成圭臬。網絡信息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與廣角鏡,隨時隨地都能挖掘美麗中國任何一個角落的風景,將之擺放在集體價值的視角進行共鑒。換而言之,“孤獨的樹”只不過是一個點,下一站還會有更多孤獨的風景被發現、被看見。如何保持內心的虔誠與道德的堅守不被逾越,讓“孤獨的樹”不再是眾人樂與一家愁的“矛盾體”,答案正在于立起規則的標尺,讓你我在追尋“詩和遠方”的路上更加生機盎然、行穩致遠。(段官敬)
- 2025-03-30【地評線】飛天網評:從博鰲論壇看中國發展的勃勃生機
- 2025-03-30【地評線】飛天網評:為黨的作風建設注入新活力
- 2025-03-30【地評線】飛天網評: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政策“活水”
- 2025-03-30【地評線】飛天網評: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政策“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