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劉姍
2040—4874米的海拔、0.3℃的年平均氣溫、以祁連山冰雪融水為水源……天祝縣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成為香菇、平菇等中低溫型食用菌生長的理想之地。

8月28日,省委宣傳部“發言人來了”集中采訪活動走進武威天祝縣,在位于松山鎮德吉新村的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小菌菇釋放著大能量。連片的菌棚,撐起鄉村振興的“富民傘”。
從零到有,再到成為支柱產業,高原食用菌種植在天祝縣經歷了一個過程。
近年來,天祝縣充分發揮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加大食用菌產業發展力度,按照“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采取“農戶自營”“企業經營”“集體聯營”等多種經營方式,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食用菌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不僅提升了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也帶動了當地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采訪團一行走進食用菌大棚,菌棒整齊排列在立體支架上,朵朵菌菇長勢喜人。

“去年我承包了6個大棚種植菌菇,每個棚種植菌棒10000個左右,每個菌棒政府補助1.5元,一個棚純收入達到3萬元。”如今,越來越多的群眾返回家鄉,投身到菌菇產業的發展浪潮中,松山鎮的農戶陳蓮就是其中的一員,“目前,我經營著11個菌棚,在政府貸款、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下,不僅收入比打工時提高了不少,也更加自由,同時也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
據了解,天祝縣現有食用菌棚6684座,2023年袋栽食用菌8000萬袋,袋均產值9元,總產值7億元,扣除成本7元/袋,種植區人均增收6250元。2024年在華藏寺、松山、哈溪、朵什、西大灘、祁連等鄉鎮種植9000萬袋,袋均產值9元左右,預計總產值8.39億元。

此外,天祝縣將利用2-3年時間,新建食用菌大棚1萬座,種植規模達到1億袋,產值達到10億以上。
同時,天祝縣依托區位優勢,把海拔高、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的環境限制轉化為發展寒旱農業的獨特優勢,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著力培育壯大高原夏菜、食用菌、藜麥和中(藏)藥材、牛羊養殖等特色產業,培育農業龍頭企業40家,合作社961家、家庭農場3578家,深入推行“訂單+保單”的“兩單”農業發展模式,農業保險品種達到22個,實現了縣有產業體系、鄉有特色產業、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的發展目標。
據了解,2023年,天祝縣實現一產增加值18.99億元,同比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9元,同比增長8.5%。
2024年,天祝縣緊扣農業優先性定位,堅持向山旱地要效益,大力推廣“牧區繁育、農區育肥、農牧互補”模式,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著力打造4個十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特色產業集群發展。計劃種植高原夏菜17.2萬畝、藜麥6萬畝、中(藏)藥材6萬畝、飼草30萬畝、食用菌9000萬袋;畜禽飼養量達到380.25萬頭只,力爭一產增加值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
- 2024-08-31甘肅省2024年下半年自學考試網上報名9月3日開始
- 2024-08-31攬金16.65億元!中國蘭州牛肉拉面產業招商推介會召開
- 2024-08-31靜寧蘋果亮相2024第九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
- 2024-08-31【中甘特稿】通江達海 聯通世界——甘肅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