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甘肅地理

      黃河戰鼓:傳承500余年,隴上唯一的軍鼓器樂

      2023-11-29 11:11 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晨報

        原標題:黃河戰鼓:傳承500余年,隴上唯一的軍鼓器樂

      黃河戰鼓

        黃河戰鼓又名李臺黃河戰鼓,主要流傳于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四龍鎮雙合村一帶,是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西遷平堡灘的四十八門軍戶所帶所傳,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戰爭輪廓,用敘事的方法簡單明了地表現其內容。它將出兵、埋伏、出擊、包圍、沖鋒、廝殺、肉搏、殲滅、收兵到凱旋的戰爭場面,模擬得細致入微,層次分明。其歷史悠久、傳承有序,為隴上唯一的軍鼓器樂,2008年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

        白銀市地處甘肅省中部,境內“三原交匯、大河中流、長城雄北、絲路貫境”,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原文化和邊疆文化的交匯點,其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悠久的歷史淵源,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積淀。

        近日,我們前往白銀市的雙合村,一起探尋隴上唯一的軍鼓器樂——黃河戰鼓的奧秘。

        群山連綿,大河奔流。

        雙合村地處白銀市白銀區四龍鎮西北隅,東接剪金山,南臨黃河岸,依山傍水,地形險要,為古代屯軍戍守之地。

        按照當地劉氏、李氏家族的宗譜記載:黃河戰鼓源自明成化年間,由駐守黃河邊塞的四十八門軍戶帶到當地,它本身應是軍隊與敵交戰時指揮進退、揚威助陣的號令系統。舊時軍戶戰鼓風俗如何,歲月彌遠,漫無可稽,然而鏗鏘戰鼓,從未停息。

        隨著冷兵器時代的逐漸衰退,黃河戰鼓由原為戰事服務,逐漸演化為民俗鼓樂、娛樂器具而廣泛應用,但一直沿襲古代戰鼓的擊打套路,延續傳承下來,其打法結構嚴謹,富于技巧,隨機應變,配合默契;節奏緊密而清晰,鼓點緊快而齊整;氣勢磅礴而威武,聲似雷霆而震撼。

        古代龐大、殘酷、激烈的冷兵器戰爭場面躍然鼓中,一氣呵成。

        (二)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黃河戰鼓的主要器具有鑼、鼓等,配合道具有門旗、彩旗、令旗、鼓車等。黃河戰鼓的嚴密性、技巧性、配合性、應變性和打鼓的基本功都有要領,表演形式以鼓為主,鑼鈸輔之。

        它保留了古代戰鼓的打擊方式,形成了風格獨特、個性鮮明的區域性藝術表演形式。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鏘鏘鏘……”以清脆明快的鑼聲開始,震人心魄的鼓聲為主旋律,再加上清脆的鈸,節奏明快,旋律簡單。

        鼓聲一旦響起,音量會傳遞到本村或者鄰近村莊的每戶人家,似乎很難想象幾十個人的表演團隊的激越表達,會迸發出輻射好幾個村莊的巨大能量。

        擊打黃河戰鼓的鼓手必須身體壯碩,要不鼓聲不響不脆;鑼手則性情必得有幾分靈動,自由而不失章法;鈸的演奏者聽覺定要敏銳,所謂需要聽得準跟得緊,所有出色的表演者都是村里面百里挑一的好手。

        多年來,或許鼓手、鑼手以及鈸手們換了不少面孔,但是每一個“好家”在擊鼓過程中都全情享受其中,最好的民間音樂也不過如此。

        (三)

        20多名古代將士打扮的村民手持鈸、鑼和彩旗分列在左右,隨著場中七名鼓手騰挪跳躍、疏密變換的鼓點,16面鑼、鈸起落有序,一派千軍萬馬、殺氣騰騰的氣勢,讓人猶如回歸到了古時的戰爭場面,整個演出一氣呵成,它用鼓點和舞姿基本再現了戰爭從準備、埋伏、包圍、出擊、沖鋒、格斗、殲滅、凱旋和歡慶的全過程。

        戰鼓鏗鏘的旋律,飛舞的戰盔的紅纓穗,發自胸腔的呼喝聲,以及凜冽的風息,都令人血脈僨張。具體來說,黃河戰鼓全套擊打下來共分三章八節二十二環,整個內容上分為出兵、殲滅和凱旋三部分。其中《一道金牌》至《十面埋伏》為第一章,表現軍隊出兵時的威嚴、急切、鼓聲急而不亂,共三大節九小環。《二道金牌》到《四面出擊》為第二章,表現軍隊進攻激戰迅猛,一氣呵成,鼓點勢如破竹,共三大節九小環。《三道金牌》至《凱旋而歸》為第三章,表現軍隊獲勝時的喜悅和歡慶,節奏流暢,鼓點輕松歡快,共兩大節四小環。在打奏“凱旋”片段時,鼓聲加以人聲相和,全體隊員齊聲吶喊:“嗨!嗨!嗨!嗨!”,大有“談笑胡塵靜,高唱凱歌還”的豪邁氣概。

        黃河戰鼓現在是當地村民節慶和廟會期間舉行慶典活動的重要文化項目之一,通過欣賞氣勢磅礴、場面恢宏的黃河戰鼓,能夠使人感受到古戰場上刀光劍影的搏擊和黃河之濱古樸剽悍的民風,對研究當地民俗演變、傳統文化、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一爽一毛片| 欧美一区欧美二区|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大战孕妇12p| 天堂mv免费mv在线mv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欧美一级日韩一级|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福利午夜波多野结衣|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成人韩免费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免费一级片在线| 美女被奶乳羞羞漫画在线|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 怡红院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有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中文字幕色网站|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视频中国| 日本一卡2卡3卡无卡免费| 五月婷婷色综合|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国产杨幂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s|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嫩草影院一二三|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