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記者 田洋 通訊員 李曉霞 王翠 石佳玉
瓜州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持續加大保護區管護力度,不斷健全濕地管護體系,使縣內濕地面積逐年增加,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成為水鳥棲息繁衍的樂園。
初夏,數批遷徙候鳥陸續集結在國家級公益林甘肅省瓜州縣老師兔保護區水域“做客”。成千上萬只珍稀水鳥將濕地變為樂園,時而在水面上展翅飛翔,時而覓食戲水,一幅風光旖旎、生機盎然的生態美景。
“這里水域面積大,氣候濕潤,來這里棲息覓食的鳥兒每年都在增多。”國家級公益林甘肅省瓜州縣老師兔保護區管護站護林員桂生祥說。

國家級公益林甘肅省瓜州縣老師兔保護區擁有水域0.45萬畝。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好轉,先后有黑鸛、黑頸鶴、大天鵝、鶚、白鷺、灰雁、斑頭雁等21個種類6000多只國家一、二、三級重點野生保護鳥類在此生息繁育。特別是每年冬春候鳥遷徙的季節,各種平時難以見到的珍禽異鳥,或三五結伴兒,或百十成群,或棲息河畔,或飛翔而過。

“自2004年公益林保護實施以來,濕地面積越來越大,水鳥繁育后代的環境越來越好,繁殖率也高了,來這里的鳥類品種越來越多,種群越來越大。”國家級公益林甘肅省瓜州縣老師兔保護區管護站護林員徐榮說。
近年來,瓜州縣持續加大濕地基礎設施建設、圍欄封育、撫育管護等工程的投入,先后完成東巴兔、老師兔、橋子管護站和邊界線建設,建成覆蓋保護區核心區和重要道口紅外監測系統,為實施生態監測、疫源疫病防控、反偷獵執法等提供了現代化技術手段。積極向省、市爭取資金,加大保護區濕地修復、生態治理、食物源基地等項目建設力度,濕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保護區內棲息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目前,縣內濕地面積39.4萬畝,其中,灌叢沼澤7.54萬畝、沼澤草地24.53萬畝、內陸灘涂4.41萬畝、沼澤地2.92萬畝。

“我們計劃加大資金的爭取力度,完善硬件設施,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全社會保護鳥類和野生動物的意識,加大培訓力度,使管護人員具備救助野生動物的常識和能力,為野生動物保護大格局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瓜州縣林業草原事務中心主任賀偉保說。
- 2023-05-05馬麝現身祁連山國家公園
- 2023-05-04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名單“出爐”
- 2023-05-04【隴拍客】甘肅張掖發現20平方公里稀有珍貴土林地貌奇觀
- 2023-04-27張掖發現大面積土林地貌 最佳觀賞點位于七彩丹霞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