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甘肅網5月28日訊(本網記者 程?。?月28日上午,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今年第五次新聞發布會,就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關情況作了通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甘肅境內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059種,全省有記錄的高等植物超過5200余種。

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張如海介紹,在1059種野生動物中,鳥類占比超過40%,鳥類和哺乳類占比在全國位列較前,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10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58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152種。在包括亞種和變種在內的5200余種高等植物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6種和9類(27種),其中一級保護野生植物3種和1類(2種),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43種和8類。

為加強保護工作,甘肅建立233個自然保護地,總面積約1460.3萬公頃,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3.45%,并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同時,先后制定出臺《甘肅省自然保護區條例》《甘肅省濕地保護條例》等省級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甘肅省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編制了《甘肅省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為全省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指導遵循。

另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2015-2020年生態狀況遙感調查評估工作,指導市州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并將于今年開展羌塘-三江源(甘肅)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工作,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基礎,服務于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為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提供保障。

為持續提升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指導各市州縣區,啟動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工作,目前已有50多個地區開展創建工作。同時,組織全省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并結合“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6·5環境日”“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多途徑、多手段向公眾普及我省生物多樣性現狀、保護措施等方面的知識,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和成效,提升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去年,甘肅省潛心拍攝宣傳片,精心打造COP15甘肅云展館,分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上精彩亮相,以多樣生物、多彩姿態映照著甘肅的生態之美和自然之美,集中展示了甘肅自然風貌和獨特魅力,見證了甘肅保護生物多樣性付出的努力,也讓全世界看到了甘肅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成效。

“生物多樣性保護需要政府引導,更需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一切環保之舉,都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張如海呼吁,希望大家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不濫捕、不獵殺、不購買野生動物,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積極保護林草資源,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庇護場所。同時,不隨意傾倒油漆、汽油,不亂扔廢舊電池,減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倡導低碳出行,對外來物種說“不”,保護國門生物安全。另外,積極勸說、阻止、舉報各類破壞林木、草原、濕地及傷害野生動植物的行為。

- 2022-05-26用“蘭州藍”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 2022-05-26酒泉懸泉置遺址有了法規“保護傘”
- 2022-05-26蘭州市永登縣:生態立縣 “綠富雙贏”
- 2022-05-26黃河之濱 璀璨金城夜 最美“中國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