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南徽縣境內最古老的銀杏樹。當地傳說,它已有千年樹齡。(資料圖)殷春永 攝
中新網甘肅新聞3月31日電(閆姣)甘肅有個地方叫榆樹鄉,坐落于隴南市徽縣,因下轄榆樹村有眾多榆樹而得名。如今,榆樹鄉卻因一棵銀杏樹漸被人知曉,這不禁惹人遐想。
榆樹村以前叫茹樹(榆樹土名)壩,源自村子河壩上長滿了榆樹。還有棵古榆樹,毀于解放初期,被毀原因不詳。而這棵古銀杏樹留存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樹齡。所以,銀杏“當道”,并非一出“鳩占鵲巢”的戲碼。
這棵樹是古絲綢之路上最大的古銀杏樹之一,有“銀杏王”之稱。樹高30余米,樹圍17余米,要10多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過來。
這棵樹還有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相傳,行走在茶馬古道的腳夫俞夫,阻止馬幫砍伐一棵銀杏樹。銀杏樹心懷感恩,化身為人,與他結為夫妻,并以所結果實、所散藥香,幫俞夫渡劫。最后,銀杏樹精再化為樹,俞夫便在樹下修建禪院,出家為僧,一直守候。
榆樹鄉有銀杏樹并非偶然。徽縣所轄15個鄉鎮,有11個鄉鎮均有千年古銀杏樹,有的古樹數量達百余棵,被譽為“銀杏之鄉”,還有以銀杏為名的銀杏鎮、銀杏村。由此可見,徽縣栽植銀杏的歷史悠久。

徽縣銀杏樹最美的時候,當屬每年的10月至11月。圖為樹葉已染黃的銀杏樹。(資料圖)張承榮 攝
徽縣種植銀杏樹可追溯至3000余年前。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設“銀杏基地”,將行道樹全部栽植為銀杏,建成千畝銀杏示范帶,以“銀杏適宜區全覆蓋”,打造“西北銀杏第一縣”為發展目標。銀杏,已成為其林果中的主導產業之一。
銀杏對當地有多重要?退耕還林、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無一不與銀杏掛鉤。
圍繞“銀杏”,當地做了許多文章。建成銀杏展示園、銀杏博物館;開發吃銀杏果、品銀杏茶、飲銀杏酒、賞銀杏景,體味銀杏人家風情的一條龍旅游業務;研制銀杏深加工產品,銀杏軟黃金、銀杏酮、銀杏果仁走向市場;創意開發銀杏宴、銀杏盆景……融入當地人的衣食住行。
銀杏在當地是妥妥的“熱搜體質”。檢索徽縣的微信公眾號會發現,作為高頻詞,銀杏除了地名,還以銀杏葉DIY、銀杏壁紙、銀杏拍攝技巧、銀杏吃法等,花式現身。
徽縣銀杏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近年來,當地苦下功夫打造“銀杏+”產業,效果有,但還未“出圈”。當地銀杏樹雖有3000年,但不及此前網絡上“1400年的銀杏樹”那么火。
酒香也怕巷子深,徽縣銀杏樹怎么才能火?不妨再汲取歷史的精華,探索古銀杏樹來源,收集銀杏樹背后的故事,以此串聯文旅。也可打造“銀杏谷”,結合當下流行的密室逃脫、劇本殺,進谷之人身著古裝化身“谷民”,沉浸式體驗吃喝玩樂,從“圈粉”年輕一代開始。
相關新聞
- 2022-03-31酒泉市肅北縣城附近出現豺群
- 2022-03-31敦煌博物館發售新藝術藏品
- 2022-03-31敦煌研究院與英國牛津大學團隊合作 聚力“鎖陽城遺址”保護研究
- 2022-03-31嘉峪關關城景區調整開閉園時間恢復淡季門票價格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