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色題材演出“五一”齊登臺 音樂節帶動文旅融合
2021年“五一”假期,全國演出市場迎來消費高峰,市場復蘇強勁。各演出單位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針對“五一”假期觀眾消費需求,推出豐富多彩的演出劇(節)目,極大滿足了廣大群眾假日消費需求。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初步統計,“五一”假期,全國演出場次約1.4萬場;演出票房收入8.6億元,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觀演人次超過600萬,其中,旅游演藝觀演人次占40%以上,音樂節、演唱會觀演人次占12%。全國演出市場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五一”假期,全國各地舉辦音樂節近30個,演出場次超過80場,涵蓋流行、搖滾、說唱等多種曲風,覆蓋親子、體驗、休閑等多種模式。其中,僅摩登天空就在北京、南京、上海、武漢及海南萬寧、陵水等地舉辦了6場大型音樂節,帶動出游人次超過15萬。音樂節呈現鮮明的北、中、南分布趨勢,文旅融合效應明顯。北部以山東省為中心,輻射河北、河南等多省,中原地區成為今年熱門演出區域,2021云臺山音樂節、山東向陽花音樂節、濱州迷笛音樂節、濟南迷笛音樂節、懷仁Call Me電音節等紛紛在假期上演。中東部地區,旅游和文化娛樂融合更加明顯,南京、杭州、常州、蘇州等熱門旅游目的地推出南京草莓音樂節、常州太湖灣音樂節、蘇州流行金曲嘉年華等多個音樂節,《山河令》主題演唱會一票難求,帶動蘇州旅游熱度高漲。南部地區以海南為主力,將度假、旅游、休閑、親子匯聚其中,海南萬寧音樂節、小草莓親子音樂節、海口S20潑水音樂節等多個音樂節在五天之內連番上演。
全國多家劇場圍繞“建黨百年”推出紅色題材系列演出,時間跨度大、藝術門類廣。話劇《十字街頭》、歌劇《江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京劇《紅燈記》等,涵蓋戲曲、話劇、歌劇、音樂劇、芭蕾舞劇、雜技劇、交響樂、民族管弦樂等多個藝術種類的紅色主題劇目在“五一”期間陸續上演。哈爾濱大劇院“紅色脈動”系列展演、石家莊大劇院紅色經典系列演出季等受到觀眾的歡迎。
“五一”假期,全國約40萬人次走進劇場觀看了戲曲演出。5月1日至5日,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時尚國粹音樂晚會》《京劇名劇名段演唱會》《梅尚程荀》《智取威虎山》,北京京劇院在長安大戲院獻上“迎五一經典京劇劇目展演”,《勘玉釧》《鳳還巢》《鎖麟囊》等京劇經典作品。湯顯祖故里江西省撫順市文昌里匯聚全國地方劇種戲曲演出,在假期5天內上演27部劇目,涵蓋豫劇、昆曲、越劇、黃梅戲、京劇等多劇種。同“時”不同“料”,地方戲曲演出展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并有效帶動地方性文化消費。(伍策 楠雪)
相關新聞
- 2021-05-10成都隋唐窯址博物館開放 講述陶瓷千年極簡史
- 2021-05-10渭南16項文旅領域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過審
- 2021-05-10天津:全力打造楊柳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 2021-05-10陜西加強秦始皇陵保護 禁建損害真實人造景觀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