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省內游

      【視點】定西,秦腔成長的地方

      21-01-08 10:44 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 編輯:劉姍

        原標題:【視點】

        定西,秦腔成長的地方

      《楊椒山》劇照 百 花

      《李時珍傳奇》劇照 牛小棟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莉

        歲末年初,辭舊迎新之際,隴中大地喜氣洋洋。在定西這片沃野上,秦腔藝術茁壯成長——

        不久前,大型新編秦劇《李時珍傳奇》首演;

        新創排歷史秦劇《楊椒山》首演;

        由定西鐵堂演藝有限公司排演的甘派秦腔《潞安州》參加沿黃九省區暨第四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

        第六屆甘肅戲劇紅梅獎大賽初評中,定西市有兩部劇目入圍終評劇目,還有一部劇目被選為非遺展演劇目;

        ……

        渭水源頭,隴中之地,古老的秦腔藝術與蒼茫的黃土地相融共生,結出絢爛的果實。

        這些泥土里長出來的秦腔,植根于隴中大地的文化根脈,蘊含著隴中人鮮明的精神氣質。

        秦腔藝術花繁葉茂

        2020年11月5日,大型新編秦劇《李時珍傳奇》在定西大劇院首演。

        作為一部傳奇劇,《李時珍傳奇》展開想象的翅膀,立足于定西市隴西縣中醫藥文化和李氏文化兩張“名片”,巧妙地將一代大醫與隴西這片土地做了勾連,以舞臺劇直觀立體的方式,講述了“藥圣”李時珍心系黎民,堅決辭去太醫院判職務,尋根追夢,來到隴西躬親實踐,考察中草藥,為編寫《本草綱目》奠定動因和基礎的故事。劇目將當地歷史文化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展現了瘟疫盛行之時,李時珍挺身而出治病救人的仁愛華章,彰顯了李氏后裔大醫精誠、追求真理的博愛精神。這部劇是隴西縣推進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

        2020年11月9日,定西市又一部新創排歷史秦劇《楊椒山》在定西大劇院上演。這是一部從臨洮的土地上挖掘出來的戲劇。當天晚上,人潮涌動,近千名觀眾一同穿越歷史長河,共同領略明代著名“諫臣”、狄道典史楊椒山為當地興教辦學、伸張正義、匡正時弊、一心為民、恪盡職守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

        2020年12月17日晚,河南省洛陽市工人俱樂部,由定西鐵堂演藝有限公司演出的甘派秦腔《潞安州》在這里上演,參加沿黃九省區暨第四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此次展演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旨在進一步挖掘、展示豐富多彩的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傳統戲劇的藝術交流與互鑒,推動傳統戲劇的傳承發展。甘派秦腔《潞安州》取材于《說岳全傳》,講述了北宋潞安州節度使陸登滿門忠烈、英勇抗金的故事。該劇歷史悠久,在清代就有演出,是甘派秦腔的代表性劇目,劇中人物功架優美,展示了甘派秦腔“三桿子”“三勾子”等絕活。近年來,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故去,該劇面臨著人走戲亡的窘況。戲劇理論家王正強認為,定西市把這部劇搶救性挖掘傳承下來,是非常了不起的。

        信手拈來,這些劇目只是定西市秦腔藝術創作碩果的一部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定西市累計投入舞臺藝術創排經費2000余萬元,謀劃實施了全市文藝精品創作“三個一批”工程,即:保留推廣一批全市近年來獲得過省級以上獎項的新創優秀劇目,打磨提升一批藝術性、思想性、時代性、觀賞性較強的新創特色劇目,謀劃創排一批反映當地特色文化、多種藝術形式兼容的具有時代主題的新創劇目。

        “十三五”期間,定西市謀劃創排的10部現實題材新創劇目,目前已全部進入舞臺展演階段。其中,新創秦劇《禹河春》《公民張三》《許鐵堂》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被省委宣傳部和省文旅廳列為“春綠隴原”文藝展演作品;秦腔《許鐵堂》獲第五屆甘肅戲劇紅梅獎大賽劇目獎;秦腔《渭水醫魂》《柴生芳》斬獲第九屆敦煌文藝獎;《渭水醫魂》《許鐵堂》赴京參加了中宣部、文旅部“2019年全國基層院團會演”。2020年,定西市重點創排的鄉村振興題材劇《三喜臨門》已成功在市內各縣區巡演。

        隨著《三喜臨門》《李時珍傳奇》《楊椒山》3部劇目的誕生和不斷打磨,定西市秦腔藝術蓬勃發展,花繁葉茂。

        引領創作的那些人和事

        古老的秦腔,是西北大地上誕生的一種獨特的戲劇藝術。因其樸實、粗獷、豪放的表演風格和濃厚的生活氣息而廣受歡迎。

        如同王正強所說,秦腔在甘肅的根子很深,是一種普遍關注的群眾文化,定西市秦腔藝術近年來繁榮發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文化體制改革后,民營企業可以辦院團,定西市許多企業家非常支持秦腔藝術事業,不僅致力于演出,還愿意下力氣進行劇目創排;二是把秦腔藝術與地方文化相結合,在宣傳地方文化的同時,提升藝術魅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觀眾,且劇目創排大多比較成功,在成功的基礎上做到了普及。

        生于斯長于斯,以文化回饋故土,以藝術滋養人心,是定西市不少院團負責人的堅守和情懷。

        定西市大眾秦劇團負責人李亞文,從娃娃時就喜歡秦腔,后來上學時也一直保持愛好。2005年,他斥資成立劇團,走上了戲劇創排演出之路。

        “我愛了一輩子,會唱,還能敲鼓。現在還演出著呢,昨天晚上剛演出《貍貓換太子》的后本。”1月4日,李亞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經營著40多人的劇團,15年來,李亞文排演的戲很多,僅新創劇目就有四五部。其中,由定西市大眾秦劇團和定西市百花演藝有限公司聯合創排的反腐掃黑題材歷史秦劇《許鐵堂》最為知名,自2018年9月搬上舞臺以來,摘得了不少榮譽,也因此,定西市大眾秦劇團入股,安定區政府控股成立了定西鐵堂演藝有限公司。

        秦腔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李亞文更加重視對古本和瀕臨失傳劇目的搶救、挖掘、保護與傳承。近年來,劇團通過尋找老藝人口傳劇本,相繼排演了《潞安州》《黃金臺》兩部全本大戲,還排演了10部折子戲。

        “我喜歡,我喜歡!有生之年全部奉獻給秦腔事業,繼續投資,繼續把這個事業往好里整。只要我有一口氣,我就愛秦腔,我就把它愛死就成了。”李亞文快人快語。

        定西市百花演藝有限公司,是2013年4月在原定西市秦劇團基礎上改制的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前身定西市秦劇團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70年發展源流,堪稱秦腔藝術表演人才的搖籃,培養了名貫西北的杜干秦、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雷通霞和李小雄,以及秦腔名家李志翔、胡林煥和康建海等一大批秦腔藝術表演人才,創排的以艾滋病防治宣傳為題材的大型現代秦劇《百合花開》摘得了第十一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桂冠,并入圍“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首開了我省市級院團榮膺兩個國家級榮譽的先河。此后,公司創排的大秦腔《夢回隴西堂》、大型現代紀實秦劇《柴生芳》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定西市渭源縣,也有著一位秦腔戲曲文化的忠實守護者。他,就是渭河源演藝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張鵬舉。

        張鵬舉說,自己小學畢業,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在建筑行業積累了些資本,必須花在有用的地方,那就是把傳統文化、把根留住,讓人們通過看戲多學些文化。

        自2015年以來,渭河源演藝有限責任公司每年暑期都要進行30場公益演出,再加上下鄉、廟會演出,全團36個人每年演出場次高達300場左右。雖然辛苦了些,但是最大的收獲是老百姓的口碑。

        張鵬舉還是一位農耕、民俗文化愛好者,收藏了數萬件老物件。在他搭建的劇場,上千個碌碡有序地排列著,陣勢頗為壯觀,老百姓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碌碡劇場”。

        “培養戲迷,讓大人學會怎么教育孩子,讓孩子學會怎么孝敬父母,自己怎么做人,非常好。”張鵬舉如此看待秦腔演出。

        此外,渭河源演藝有限責任公司還立足本土,將民俗文化、歷史文化融入戲劇,連續五年每年都新創排一部劇目,如今,已有《渭水醫魂》《禹河春》《公民張三》《灞陵橋》《三喜臨門》五部作品問世。

        濡染著秦腔戲曲文化,如同張鵬舉一樣,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流淌在不少定西人的心田里。

        建設區域性秦腔藝術中心

        在《李時珍傳奇》首演研討會上,有專家稱贊創排者有藝術勇氣;有專家稱道對地域資源的創造性開發,對得起這片山河;還有專家認為,戲是寫出來的,戲是演出來的,戲是改出來的。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良好的創作土壤。

        近年來,定西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加鮮明的工作導向,持續推動秦腔藝術發展,除了市委、市政府設立的“馬家窯文藝獎”“百粒種子工程”,還制定了秦腔振興方案和市級政府購買公益性演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市直國有院團改革發展指導意見等,對專業和業余創作人才及原創文藝成果采取重點扶持、選優扶優,進行全方位鼓勵扶持;出臺《關于推動定西秦腔藝術發展實施方案》,實施資源整合、人才引領、陣地建設、精品劇目、政策支持、文化惠民等“六大工程”,在市級層面推動定西秦腔藝術發展;定西市財政從2020年起將秦腔戲劇公益性演出經費列入預算。

        同時,定西市還組建秦腔藝術發展機構,邀請西北五省區及定西市內部分秦腔演出團體和秦腔知名人士為組成單位和成員,成立了定西秦腔藝術聯盟、定西秦腔藝術研究中心,為定西秦腔藝術做大、做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人才和機構基礎。謀劃建設的中華路市民公園秦腔劇院項目已完成了建設選址、可研批復、工程規劃及初步設計等,這些措施和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地改善定西市秦腔藝術創作環境,為定西秦腔藝術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定西市正走在形成區域性秦腔藝術文化中心的路上。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 天祝:農業科技培訓助推農村振興 天祝:農業科技培訓助推農村振興
      • 【隴拍客】張掖甘州:野鴨戲水歡 寒冬添暖意 【隴拍客】張掖甘州:野鴨戲水歡 寒冬添暖意
      • 【隴拍客】甘肅民樂:趕編“中國結” 喜氣迎新春 【隴拍客】甘肅民樂:趕編“中國結” 喜氣迎新春
      • 致敬!人民警察 致敬!人民警察
      • 【劇評】根深才能葉茂——評民族舞劇《彩虹之路》 【劇評】根深才能葉茂——評民族舞劇《彩虹之路》
      • 【視點】定西,秦腔成長的地方 【視點】定西,秦腔成長的地方
      • 甘肅:扶貧小車間 拓寬致富路 甘肅:扶貧小車間 拓寬致富路
      • 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報道之二 新型主體龍頭帶動興產業 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報道之二 新型主體龍頭帶動興產業

      關注我們

      中國甘肅網微博
      中國甘肅網微信
      甘肅頭條下載
      微博甘肅

      即時播報

      1   天祝:農業科技培訓助推農村振興
      2   教師黃建華捐資助學情暖山鄉
      3   崇信實施黨建統領“一強三創”筑牢發展
      4   張掖肅南牧民“新年喜事”:羊羔“住暖
      5   中國首架大型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
      6   酒泉肅北舉辦民族手工藝品培訓班
      7   天水:電網“智慧大腦”上線
      8   白銀:發還被騙車輛 為民挽回損失
      9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給我的最好禮物”—
      10   白銀:云創空間科創園揭牌
      11   酒泉: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國家評估
      12   【隴拍客】張掖甘州:野鴨戲水歡 寒冬
      13   來蘭辦年貨不慎丟失提包 蘭州公交司機
      14   80歲“模特奶奶”李玲 她“精致到老”
      15   【隴拍客】甘肅民樂:迎新春 制花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女在线观看| 无套后进式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遮挡毛片| 香港黄页亚洲一级|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播放| 两性午夜又粗又大又爽视频|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你懂的|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巴西大白屁股bbbbxxxx| 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V片特黄| 欧美另类第一页| 亚洲视频免费看|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国内色综合精品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 男人猛躁进女人免费观看| 嗯啊h客厅hh青梅h涨奶| 青青草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 拨牐拨牐x8免费| 久久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笨蛋英子未删1至925下载|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 91高端极品外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