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縣 讓旅游資源變成旅游資本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楊萬明
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位居甘肅省之首——這就是被譽為隴上天然氧吧的康縣。康縣深挖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把沉睡的旅游資源轉化為富民強縣的旅游資本,通過發展旅游、提升產業鏈附加值,探索出一條貧困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兼顧的新路子。
3月30日,春雨淅淅瀝瀝,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采訪團一行來到被譽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的康縣長壩鎮花橋村,尋找依托青山綠水脫貧致富的密碼。
一棟棟風格迥異的民宿在山間霧靄中若隱若現,那里就是花橋村了。漫步村里,依山勢而修的水泥小路,錯落有致的白墻青瓦,潺潺的流水、幽靜的索橋、遍布山間的山花……宛如來到了桃花源。
花橋村過去以農業種植、畜牧養殖和勞務輸出為主,村民辛苦一年下來,掙不到幾個錢。2015年,花橋村依托地理位置和鄉村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率先探索發展鄉村旅游新模式,當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措施,扶持鄉村旅游業發展。花橋人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作用,通過企業和貧困戶的利益聯結,增加了貧困群眾工資性收入和間接收入,形成鄉村旅游發展與貧困戶增收相統一的格局。
隨著蘭渝鐵路的開通,這個深藏山中的美麗鄉村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游客慕名而來,花橋人靠著“農家樂”走上了綠色致富之路。據介紹,2016年花橋村依靠鄉村旅游業,人均純收入達8760元,首次實現超越全省水平。如今的花橋村早已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4A級景區。昔日的貧困村,成了享譽省內外的美麗鄉村。
花橋村的蝶變之路,是康縣大力發展鄉村游、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康縣按照全域鄉村旅游發展理念,著力構建全域鄉村旅游發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縣350個村,已建成美麗鄉村342個,花橋、大水溝、何家莊、鳳凰谷、朱家溝等一批“高顏值”的鄉村旅游示范村累計達到72個,農家樂和農家客棧累計達到317戶。2019年,康縣共接待游客300.78萬人次,同比增長20.5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4394.3萬元,同比增長23.07%。康縣人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通過綠水青山吃上了旅游產業飯,實現了綠色發展。
相關新聞
- 2020-04-02臨夏炳靈寺石窟開放
- 2020-04-02天水麥積山石窟恢復開放
- 2020-03-31甘肅省:加大金融支持 助力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 2020-03-31“引客入瓜”開門紅!瓜州迎來景區復工后首個旅行團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