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美文摘編

      打開學者書房的大門

      23-10-09 10:03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張蘭琴

        你喜歡在哪里讀書?在家中開辟一個房間或一個角落,打造成浸潤墨香的書房,或許是每個人都渴望的桃花源。

        人們在書房里閱讀、思考;在書本間、在柜架上,安置生活、探索世界。在這方小小天地,可以度過廣闊的人生,也可以看見智者的世界。

        本文摘自《坐擁書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學者們的書房與精神天地。

        戴錦華

        混沌開天地

        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從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一整面書墻。書架上擺放著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各種書籍,有幾層還點綴著幾個精致可愛的小擺件。戴錦華老師笑著介紹說:“我的書房其實是一個‘混沌’。”

        因為經歷過書籍匱乏的時代,戴錦華曾經逢書必買,每次遇到難得的書展書市,她都會如饑似渴地帶書回家。后來開始有人寄贈一些書給她,漸漸地,她的書房變得充盈而“擁擠”起來。

        “我所有的空間都被書侵占了。最‘慘’的是,我幾乎無法從中找到想要查閱的書籍,著急用的時候只好再買一本。原來的那本早已‘書深不知處’了”,戴錦華笑道。

        書架的設計其實只能擺放一層書,戴錦華的書卻最終被她安置成兩層,所有的縫隙都派上了用場。但仍然有一些實在放不下的書,只能裝箱存放在別處。

        對于少年時期的戴錦華來說,每一本書都是“天降大禮”,這使她將書籍視為珍寶,既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將其吸收,又不希望閱讀得太過迅速,來不及好好回味。直到今天,她讀小說都舍不得讀完最后一頁,更不會讓任何一次閱讀半途而廢。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于閱讀和學習,這使她慢慢積累了速讀和組讀的能力。

        也許在旁人看來,快速、大量地閱讀是一種天賦,但對戴錦華來說,比天賦更扎實的,是對書籍的饑餓感所賦予的能力。令她保持閱讀習慣的從來不是“應該”和“不得不”,而是她內在的深層需求。

        戴錦華在“電影與現實”課程直播中曾表示,自己把書當成食物,需要每天“食用”。正如三餐是不可以一日不吃的,漏一頓都會餓得心慌;書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讀的,否則就渾身難受。閱讀已經成為她生命的基本組成部分。

        戴錦華認為,真正有效的閱讀,是先把一本書讀厚,而后才是將它讀薄。每本有價值的書都有它從屬的思想脈絡和歷史框架,為了獲知它究竟在表述什么,我們需要進行更多以它為核心的擴展學習,才能跟隨它真正地進入一個世界,再通過它打開更大的空間。

        “當終于可以自如地把握作者在書中的原創性表述時,你會發現這書其實很薄。所以為了讀懂一本好書,我們更需要多讀”,戴錦華如是說。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縱覽各類書籍所打下的基礎,筑成了戴錦華一路成長的階梯。她涉獵廣泛,除了對理論的研讀、對文學的沉浸,還會進行大量通俗、流行文本的閱讀——閱讀網絡小說是她觀察當今社會文化的途徑,從中她得以了解社會文化心理的構成,感受人們的熱愛與憂慮、夢想和逃避:“我真切地覺察到社會和代際文化的劇變。”

        現在,她開始時不時地重溫一些名著和舊著。重讀經典,在她看來是進一步感知世界及自身變化的路徑,其體驗十分耐人尋味:某些當年深愛的典籍,重讀時竟覺索然無味;某些自認為已爛熟于心的作品,再次翻開時竟迸發出煥然一新的感受。

        不同時期的自己,在書中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同樣一段文字,能引人進入不同層次的思緒——書是常讀常新的,戴錦華深以為然。

        說起印象深刻的書籍,戴錦華表示:“這大概會是無盡的清單吧。”

        林毅夫

        于胸中丘壑處漫步

        推開門,一整面墻的木質書架映入眼簾,沒有任何點綴的棕紅色書柜同園外的風景一般,莊嚴又古老,成百上千本書整齊地排列著。從《唐詩三百首》等古籍經典,到《農村全面小康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等現代策論,小小的書架凝聚著博古通今的力量。

        在介紹自己的書房時,林毅夫只淡淡地說道:“我的書房就是我的辦公室,有一排書;家里也有辦公室,也有書。”

        在他看來,真正的書房在心里,是一種心境、一種求知的欲望,是胸中有丘壑。“大塊假我以文章”,真正的書房并不局限于一方天地,而是走到哪里,就帶到哪里。“可能是在路上,在飛機上,在火車里;甚至在開會,在聽報告,在調查研究中。但心里始終保持著對事物、對現象、對社會的好奇,想去了解背后的道理。”

        書也不見得就是買來收藏的那些,真正的書可能源于同事、源自朋友,可能是城市的一角,也可能在農村廣袤的天地。如孔子所說,“吾不如老圃”,每個身邊的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而他們的認知,就構成了書房。

        在林毅夫的認識里,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每一種聲音都值得被關心,每一種現象都應該被思考。他說:“如果把對社會、對時代的關注也視作讀書,那是無時無刻不在閱讀的。”

        “有幾本書是無論我去哪里,無論搬幾次家,都會珍藏下來的。那樣的書不多,但可能就是最根本的。”

        年幼時期的林毅夫對書籍涉獵廣泛,天文、地理、歷史、哲學,每一種對世界的理解都被他輸入腦海。后來讀了大學,進了研究所,他讀的書逐漸趨向專業化。雖已閱讀無數,但在林毅夫看來,“書重要的不是買了多少,而是留下了多少”。

        有些書丟了,有些書因為搬家被留在了原地,但總有幾本書會一直留下來,留在身邊、留在腦海里,那些書被看了兩遍三遍,有了新的心得體會都會寫在上面。

        在他眼中,那是一些經典的書,比如朱熹的《四書集注》、老子的《道德經》、六祖惠能的《壇經》以及《金剛經》等,它們是幾千年來留下的智慧,傳道授業解惑之“道”,無論哪行哪業都在讀的經典。“如果將來什么書都可以舍棄,那幾本發黃的書我也會留下來,珍藏下來。”

        在談到對于電子書和紙質書的選擇時,林毅夫認為,處在不同的時代,總是要選擇相應的最有幫助的載體。過去沒有電子書,只有紙質書,一些古籍經典甚至連索引都沒有,查資料要靠博聞強識。現在不一樣了,大部分知識信息都可以電子化,但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唯有了解各種知識背后的道理,才能靈活運用,他反復提到,“任何知識都是刻舟求劍,不能說不對,也不能說一定對”。

        曹文軒

        悠悠萬事,閱讀為大

        曹文軒的書房是一片書山書海。一水兒的實木書柜像赭石色的海潮,浩浩蕩蕩地,從進門的玄關處發端,又層層疊疊地向屋內推進。曹文軒家中的會客廳也變作了書房,房間的兩面墻改為制式統一的書柜,書柜之高,幾乎與天花板相接。各式書籍滿滿當當地列于其上,陽光斜斜地照進來——當真是滿室生輝。書房更深處通向陽臺,那里也貼著窗腳,擺了一溜稍矮的書架……

        “這只是我的藏書的一部分”,曹文軒教授解釋說,“還有其他的書在四處放著”。

        架上的書不僅有文學著作,自然、社會、人文歷史等學科也應有盡有。“我是一個從事文學寫作的作家,但是我看書的范圍比較廣。我一直認為‘讀書要雜’。寫東西、做學問,對知識范圍的要求都很大——研究文學的不能只是研究文學,還必須懂哲學、懂心理學、懂歷史學,甚至要懂文化學、人類學”,他坦言,“如果只看本專業的書就想把專業搞好,幾乎是不可能的”。

        談及對讀書、藏書的癡迷,曹文軒部分歸因于兒時對閱讀“匱乏”的體驗。“那是圖書非常匱乏的年代,好在我是一個小學校長的兒子——《草房子》中的桑喬,就是以我父親為原型。那個小學校有一些書,我的父親也有兩柜子書,所以,我幸運地比村里其他孩子們多讀了一點。”兒時培養起的對書籍的喜愛乃至渴求,伴隨曹文軒始終,“一段時間不讀書,我就渾身不自在——這簡直是生理上的”。

        “讀書就像吃飯一樣,因為當時沒吃飽,我現在每吃一頓飯都非常認真,我從來沒有食欲不好的時候。”

        “博爾赫斯用‘森林’這個意象形容書之多,讓我進入這片無邊森林的便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是中文系讓我知道了八個字:悠悠萬事,閱讀為大。”

        1974年,曹文軒被北京大學圖書館系錄取。他理所當然地將圖書館系等同于圖書館,為自己將擁有一望無際的書山書海而興奮至極!

        與圖書館學的緣分,讓曹文軒這個從鄉下來的孩子,對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圖書有了一種直觀的感受。他回憶起參加從北大的老圖書館往新圖書館運書的情景,“特別像我當時在農村把糧食一車一車地拉到倉庫里面去,一車又一車”。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曹文軒認識到,從圖書館系畢業后,主要時間是用來管理圖書,而不是用來讀書的。

        三個月后,追隨嗜好閱讀的本心,曹文軒轉到中文系學習。“是中文系讓我在真正意義上成了一個讀書人。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這里的氛圍——讀書的氛圍。”

        他來到中文系的第一天,就能夠感受到,“你必須讀書,然后不顧一切地讀書”。在這里,你不得不讀書,不讀書就沒有你的位置,你就沒有話語權。時間久了,讀書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需要,正如之前說的生理需要。

        長期以來,北大中文系都流傳著一個說法——“中文系不培養作家”。曹文軒并不否認這種說法,但他同時說,“如果我不讀北大中文系的話,不可能成為一個作家”。

        百年校慶時,曹文軒寫下《背景》一文。“我的背景是北大。本來,我是渺小的,卻因這個背景的襯托,變得似乎也有了那么點光彩。”曹文軒滿懷感恩,“說北大于我而言恩重如山,得首先說北大中文系于我而言恩重如山”。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日韩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超碰| 波多野结衣被躁五十分钟视频| 国产三级手机在线| 在线亚洲小视频| 好吊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公交车上驯服冷艳麻麻| 韩国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肥|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看看黄色一级片| 国产hd高清freexxxx|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 www.91.av| 成人观看天堂在线影片|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啦啦啦在线观看视频直播免费| 里番acg里番龙|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想毛片|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在线|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