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以“海外館藏影響力與融合出版”為主題的2022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發布活動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共同主辦。
會上發布的2022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度中國圖書海外圖書館收藏總品種數為15217種,跌至海外圖書館永久收藏品種數的最低點:2017年為29608種,2018年為24757種,2019年為24168種,2020年為18208種,2021年為17300種。
2022年我國471家出版社進入海外圖書館系統永久收藏的15217種圖書中,1627種是數字出版物,約占總數的11%。中華書局、北京燕山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研究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人民音樂出版社等出版社被海外圖書館系統永久收藏的數字出版物品種數名列前茅。
此次發布活動呈現諸多看點:第一,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作為一項品牌研究報告,已經持續11年發布,證明本項研究成果已得到業界廣泛認可。第二,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基于第三方客觀數據的專題效果評估,報告指標逐年不斷完善,多年來得到了中國出版界的主管部門以及眾多出版社的積極響應。第三,今年的報告首次發布了數字出版物海外館藏數據,這一指標對于中國出版業加強數字出版物供給,以及推動數字出版更好“走出去”具有參考作用。
本次活動邀請到國際傳播專家趙啟正,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紀臣,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袁軍,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姜飛,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徐寶鋒,中華書局副總經理林佳紅,研究出版社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社長)、總經理趙卜慧,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社長張在健等嘉賓通過線上方式參與本次活動。
趙啟正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圖書海外館藏研究以全球化的視角,利用世界圖書館書目數據庫,追蹤中國出版的中外文圖書在全世界的傳播軌跡,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個確切的參照。中國出版業應積極發揮主體作用,以更多有競爭力的優質圖書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
張紀臣指出,今年報告的數據結論對出版社做好“走出去”工作具有指導意義,也將進一步促進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模式“走出去”“走進去”,特別是走進海外的學術高地、海外的主流渠道、海外的大眾閱讀。
隨后,袁軍、宋強就“中國圖書海外館藏研究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何明星對今年的報告作了詳細解讀。姜飛、徐寶鋒、林佳紅、趙卜慧、張在健等多位學界專家和業界代表分別圍繞“以圖書為載體系統構建國際中國知識體系”“不忘初心 創新發展”“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讓全球讀者感受當代中國文學之美”等主題發表了演講。
此次發布活動還公布了報告中的2022年中國大陸出版機構入藏品種排行榜、2022年數字出版物海外館藏數量排行榜等六大榜單。
- 2022-12-15長篇報告文學《紐帶——中老鐵路紀行》出版發行
- 2022-12-15《中國古代封泥全集》亮相上海博物館
- 2022-12-15云南楚雄生物多樣性系列繪本新書發布 展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 2022-12-15“三體宇宙”大幕開啟 駛向黑暗森林還是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