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婧璇 見習記者 商小舟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兒童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國家“十四五”規劃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頒布實施以來,中央和地方一系列關于保障少年兒童權益的舉措陸續出臺,我國少年兒童服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在近日由國家圖書館主辦的中國兒童閱讀發展論壇上,國家圖書館館長熊遠明作了題為《總結經驗 開拓創新——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報告梳理了我國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發展現狀,從服務規范建設、服務體系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智慧化轉型、閱讀推廣拓展等8個方面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未來發展愿景作了展望。
少兒閱讀服務成效顯著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近10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報告》顯示,近10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品質逐步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少兒館數量和分館數量顯著增加。通過總分館建設,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覆蓋人群和地域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西部地區少年兒童服務得到明顯改善。
辦館條件明顯改善。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明確要求對少年兒童群體給予重點保障,不斷加大對少兒圖書館建設和服務的支持與保障力度。我國少年兒童圖書館辦館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人、財、物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館藏資源多元化建設水平顯著提高。以數字資源建設為例,我國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多采用“以購為主、共享結合、自建為輔”的建設模式,有效利用優秀數字資源供應商的創造力與生產力,豐富少年兒童圖書館數字資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各年齡段少兒讀者的數字閱讀需求。
目前,我國大多數公共館、少兒館均開通了線上續借、預約、館藏查詢、參考咨詢、信息速遞、好書推薦、閱讀推廣等服務。《報告》顯示,從近10年的發展數據來看,我國圖書館少年兒童閱讀推廣服務成效顯著。
未來少年兒童服務的8個著力點
“作為知識信息的集散地、公益性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公共圖書館應該在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提高少年兒童的文化素養、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熊遠明在所作主旨報告中,建議從以下8個方面予以推進。
推動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的規范建設。目前,國內已有標準規范從建筑、服務和館藏文獻建設等角度對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提出了翔實的規范要求,未來應根據需求進一步完善、細化標準體系。積極推動與數字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發展相適應的少年兒童服務標準規范制修訂工作,推動標準規范與已有法律法規的接軌,逐漸形成系統化的制度體系。
建立覆蓋全國的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體系。如針對少年兒童圖書館工作日人流量小,而節假日一座難求的資源利用不均衡情況,發揮公共圖書館在空間利用方面的優勢,打造靈活多樣的閱覽形態,實現閱讀空間的高效和合理利用。
加大對低齡兒童和青少年的服務力度。一方面,將“閱讀從零歲開始”“閱讀從娃娃抓起”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具體服務中。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圖書館青少年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可成立圖書館青少年中心,供青少年學習和交流。
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中國圖書館學會下設的未成年人圖書館服務專業委員會、青少年閱讀推廣委員會等機構,可推動制定可持續、特色化的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計劃,開展全國聯動的少年兒童服務項目;搭建全國性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交流和學習平臺,支持、鼓勵各地圖書館積極分享少年兒童服務工作中的創新經驗。
深化多元化融合發展,推進資源共建共享。公共圖書館可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與學校、民間公益組織、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等在內的各種對象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多種形式的少年兒童服務。
積極推動少年兒童圖書館智慧化轉型。少年兒童圖書館作為服務少年兒童的重要閱讀陣地,需從資源、技術、讀者與空間等多角度綜合建構智慧化服務模式。突出少兒館特色服務特質,推進線上線下服務智慧化升級與到館服務體驗。
拓展少年兒童閱讀推廣的深度與廣度。引入項目管理理論,促進閱讀推廣科學規劃。同時,注重營銷策劃,拓寬少年兒童閱讀推廣的廣度,并實現閱讀推廣活動的品牌化運營。
加強科學研究與人員培訓。可借鑒國際圖書館界發布的少兒館員職業素養指導性文件,如國際圖聯《兒童圖書館服務指南》等,制定符合我國少年兒童圖書館發展需求的少兒館員職業能力規范指導性文件。
“一個適于兒童生活的城市才是有底蘊、有魅力、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城市,適合兒童生活居住的兒童友好城市的文化建設,應以提高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水平為重要抓手。”熊遠明表示,期待公共圖書館共同努力,使圖書館少年兒童服務成為塑造城市文化、凝聚城市精神的美好風景。
- 2022-11-23我們往往對于自己追求的事物一無所知 ——胡泳新著《流行之道》出版發行
- 2022-11-232022天府書展將于11月25日啟幕
- 2022-11-23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贏得泰國讀者青睞
- 2022-11-23這座醫學圖書館100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