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美文摘編

      古詩里的七夕

      22-08-01 09:25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張蘭琴

        古詩里的七夕

        □盧恩俊

        中國傳統節日有的選擇日月重合的日期,這不僅是講究數字的重疊美,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對天地交融日月重合的崇拜。而七夕的雙數重合里,不僅寓意“雙七雙吉”或“喜中帶吉”的吉祥,七夕之“七”,還連著一串與數字“七”相關的名堂和有意味的節俗。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當我們讀到杜牧這優美的詩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動人傳說。“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河西“織女”,河東“牛郎”,隔河泣思相望,全天下的喜鵲被感動,從四面八方趕來,搭成一道鵲橋讓其相會,這個動人的時刻,正是七月初七的晚上,所以,人們把這個節日叫做“七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朝林杰的詩說出了七夕民間流行的穿針乞巧風俗。對月穿針比巧,此俗是七夕節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行于后世。《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因此,七夕又稱乞巧節(也叫七巧節)。七巧節女子“對月穿針”比巧,用的那針也是七個孔的,是特制的扁形七孔針,要把彩線飛快地穿過去,是有難度的。所以,梁簡文帝《七夕穿針》詩描寫了此狀:“針欹疑月暗,縷散恨風來。”詩說線沒有穿準,怪月色昏暗,線頭散開了,又怪夜風太大,簡單的十個字,將宮女“對月穿針”的心理描寫得細致入微,也能看出古時人們對七夕“穿七孔針”習俗的重視。

        “今日云輧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唐朝文學家權德輿的《七夕》,說出了七夕不僅穿針,還要“拜九霄”,也就是拜織女星“巧神”。再看明代毛鉉的《幼女詞》:“下床著新衣,初學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詩說詩人當時才6歲的小女兒,就穿上新衣服開始學著向巧神祭拜了,可見古人對拜織女習俗是很在意的。在民間的崇拜里,織女是編織云彩的紡織女神,是情侶、婦童的保護神,人們把七夕看作七姐誕,凡間的婦女會在七夕向“巧神”乞巧,乞求智慧和巧藝。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自己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更乞求姻緣巧配。就這樣,七夕拜七姐成為普遍的民間習俗。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的《七夕》,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七夕的況味。織女星,自古就在人們的心思里交織著濃濃的情愫。在福建、浙江等地區,把七月初七這天稱為七星媽或七娘媽誕,有一首民謠唱得執著動情:“七月初七七娘生,七枝清香來拜請,七塊碰粉七蕊花,七座燈科七只金,浥飯甜糜豆干酒,恭請七娘來吃酒。”那一串“七”的歌謠,唱出了恭請七娘媽的急迫心情。

        說起七夕與“七”相連的祭拜習俗,廣州一些地方的“迎仙七拜”更見心誠,從初六至初七,自三更至五更,一連兩晚姑娘們穿戴應節服飾,焚香點燭,連拜七次。山東鄄城、曹縣、平原等地的“七姐會”,分別由七個要好的女伴組成,以包餃子的簡單形式吃“卜巧飯”,其中把一枚銅錢、一根木針、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共同進餐,說是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木針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早婚。浙江民間有七夕接露水的習俗,叫“七夕露”。傳說七夕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眼明手快。由此可見,七夕習俗并不單純是一種迷信活動,它反映出婦女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各種習俗活動的共性都是追求美好生活。

        “金斗高跳鬼狀獰,世傳此像是魁星。祥光閃爍開先光,助子秋闈筆硯靈。”宋代名臣李昴英這首《送魁星與李子先》,說的則是另一位七夕民間崇拜的星神——魁星。七夕也有魁星誕之稱,這個丑神似乎與美仙女極不協調,但他的來源也與“七”有關,也來源于古人對星象的崇拜。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又稱魁首。說起來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情,七夕之夜跟織女一道粉墨登場接受人們祭拜的,不是織女朝思暮想的牽牛郎,而是一位面目詭異的魁星神。說他“面目詭異”,也是有傳說的,大概是說他不僅面目奇丑,還有腿腳殘疾,只因才華超眾,御試時被皇帝欽點為頭名狀元,功成名就后,去世升天成為人間崇拜的魁星。看來,人丑心不丑,人殘志不殘,才華功德圓滿,也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才星。

        說起魁星,雖然沒有牛郎織女的傳說那么家喻戶曉,但在七夕民間也有頗多人崇拜。據記載,早在東漢緯書《孝經援神契》中就有“奎主文章”之說,后世附會為神,建奎星閣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視為主管文章興衰之神,科舉考試則奉為主中式之神,并改“奎星”為“魁星”。這在明末學者顧炎武《日知錄》卷三二“魁”條也有記載:“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為文章之府,故立廟把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字之形,為鬼舉足而起其斗。”據史料記載,對魁星的信仰在宋代最盛,后經久不衰。尤其是東南浙、閩等地區,自古就流傳著七夕拜魁星的風俗。

        古時中國幾乎每個城鎮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的魁星造像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只角,儼然一副鬼模樣。右手握一管朱筆,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腳獨立,腳下踩著海中一條大鰲的頭部,意為“獨占鰲頭”,左腳后揚,腳上是北斗七星,意為“魁星踢斗”。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由此自古就流傳著七夕拜魁星的風俗,目前現存的崇奉魁星的遺跡還比較多。

        可見,這被稱作“女兒節”乞巧的七夕,也是男兒向“才神”乞才的節日。女子信奉“巧神”,一同乞巧祈福,切磋技藝,共同進步;男子崇尚魁星,積極進取,以求奪魁,獲取功名。如此說來,七夕真是個年輕人積極向上求取進步的好日子!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电影 | 蕾丝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2019中文字幕| 免费一级毛片清高播放| 草莓视频在线观|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色黄大片在线观看|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爽免费视频|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1024手机在线播放视频|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 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理论片|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双乳奶水被老汉吸呻吟视频|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特黄特色一级特色大片| 91人人区免费区人人|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无翼乌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区综合另类亚洲欧美| 337p欧美日本超大胆艺术裸| 天天摸日日摸人人看| 下樱桃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吃奶乳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