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要聞

      《中國印刷史新論》:從技術角度解析印刷史

      22-06-27 10:11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張蘭琴

        《中國印刷史新論》:從技術角度解析印刷史

        中國是印刷術的故鄉,也是印刷史的故鄉。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情況,起首即說:“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像沈括這樣對印刷史抱有興趣的著作者,后世代有其人,他們會隨筆記錄與印刷相關的所見所聞,但古代中國一直未能產生一部全面系統研究印刷史的論著。直到清末民初,葉德輝撰成《書林清話》,孫毓修撰成《中國雕版源流考》,始大量輯錄歷代印刷史史料并有所論斷,為后來的印刷史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隨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國印刷史研究不斷深入,成果蔚為大觀,出現了一批代表性著作。經過幾代學者的持續努力,雕版印刷發明之后、西方技術傳入之前,包括印刷技術、印刷行為和印刷文化在內的中國印刷出版歷程被充分揭示,中國首先發明印刷術的事實也廣為人知。印刷史已成為中國史和科技史的重要篇章。

        “三重證據法”之外

        通過語言學對印刷史進行詞義考辨

        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的艾俊川,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現為北京印刷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鑒定專業委員會委員。在他看來,當前中國印刷史在學科建設、史料發掘、方法運用等各方面均大有建樹,但與任何學科一樣,印刷史研究也有不足之處。

        比較明顯的是,一些重要問題未得到解決,如雕版印刷的起源年代、某些活字版的材質和制作方法等,都存在爭議,尚無定論。相對隱晦的是,若干已有的“定論”也存在疑點,令人難以遽信。如一些重要概念未得到科學界定,一些具有“特殊性”的印刷品未經嚴謹鑒定,此前結論難避望文生義之嫌,影響到人們對中國印刷史的準確認知。

        王國維倡導歷史研究“二重證據法”,早已深入人心。在古器物研究中,有學者提倡“三重證據法”,即從文獻記載、目力觀察和科學檢測三方面入手尋找證據。艾俊川認為,印刷史研究的實物對象,本質上也是古器物,自應采用上述“三重證據法”。印刷又是與社會、文化和商業結合得十分緊密的技術,古人記錄印刷事物更偏重于使用日常詞語而非專業術語,因而必須辨明考實其準確含義。如此看來,研究印刷史的方法,除了文獻引述、版面鑒定、科學檢測以外,還應加上通過語言學進行的詞義考辨。這樣,由多種方法得到的多重證據,可以架起實證之橋,引導我們跨越語言陷阱和視野盲區,接近和還原歷史真相。

        綜合運用上述方法,艾俊川研究中國印刷史上在學界進行過激烈討論或已形成“定論”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疑難問題,得出了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論。他撰文成書,由中華書局2022年6月出版《中國印刷史新論》。

        在書中,艾俊川以印刷術的產生與發展為主線,肌理分明地勾勒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及鉛印、石印、油印等的應用及其對文化發展的推動,又尤其詳于活字印刷。從印刷術起源到近現代印刷和出版文化,貫通了整個中國印刷史。

        書中既關注書籍實物,注重對印刷過程中物質載體的研究;又強調通過語言學進行的詞義考辨,對于與實物技術特征不符或沒有實物可以對照的文獻記載,確定詞語的真實含義,并在書中提出不少新問題。

        比如我國雕版印刷最早起源于初唐嗎?為什么說“銅版”一詞義同“監本”?如何鑒定木質、泥質和金屬材質的活字印本并分析判斷其制字排版過程?清末為何涌現出雕版翻刻石印本和鉛印本的反常現象?傳統活字印刷為何未能取代雕版?對于中國印刷史上的諸多疑難問題,本書在堅實的實證基礎上,得出許多與過去不同的新論。

        早期印刷工具基本失傳

        墨痕印跡保存了工具、工藝的細節

        印刷史是一門技術史,研究技術和工藝的興廢變革,與單純的文史研究比起來,其研究對象和論證依據更加豐富,既有實物,又有文獻。實物包括印刷工具和印成品,文獻則包括對技術、工藝的說明和一般記載。但印刷術又是在生活中產生、使用的技術,人們對身邊事物往往視而不見,對相關史料無心留存。

        從技術資料看,除了雕版和木活字,早期印刷工具基本失傳,技術、工藝說明存世無多;從文獻資料看,多數未留下詳細、可靠的記載,今天的研究只能根據古人的只言片語來分析推斷。但“印刷術是一種實用技術,研究歷史上的印刷問題,最好的實證資料是各種實物,如印刷工具、印成品,其次是技術文獻。中國印刷史研究存在工具缺失、文獻記載不足的困難,但也有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擁有巨量書籍等印刷品。它們是印刷技術的直接產物,其墨痕印跡保存了工具、工藝的各種細節,足以在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艾俊川說。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小视频在线版观看| 欧美大交乱xxxxxbbb|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a√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最新jizz欧美|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爽|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1卡二卡3卡四卡| 91普通话国产对白在线| 成年人的免费视频|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男人桶女人机完整视频|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欧美综合图片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91香蕉视频污污| 国内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91av福利视频|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免费网站|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天天碰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五月开心播播网| 欧美日韩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免费a级午夜绝情美女视频|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