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四通鼓》 夏龍河 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
遠古時代,盲人被稱為“神瞽”,在部落中兼任巫師和樂師兩種角色。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還用盲人為樂師,官名為“樂正”,世人稱之為“瞽者”。盲人走進民間,以說書算命為生,是上古巫術(shù)文化下沉民間最重要的一種形式。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關(guān)于瞽者的記載越來越少。大概也正是這個時期,瞽者的命運發(fā)生了轉(zhuǎn)折,他們從朝廷神壇走向民間,慢慢演變成了以說書算命為生存方式的盲人。傳說是西漢著名文學(xué)家東方朔教會了盲人算命說書,并讓盲人們以此為生。因此,盲人拜三皇為神,拜東方朔為祖師爺。他們背著樂器和鋪蓋卷,翻山過河,或拉單幫,或三五人一群,艱難地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穿梭著,生活著。他們?yōu)榭菁诺泥l(xiāng)村百姓帶來了久違的精神享受,他們也深受議論和褒貶,風(fēng)沙雨雪,酷暑寒冬,他們行走了近兩千年,帶著歷史的滄桑,敲著“四通鼓”,一直走進了現(xiàn)代歷史。
盲人說書遍布全國,齊東之地因為紀(jì)哀王帶著的瞽者的到來,更是比別的地方提前了幾百年。唐宋之前,當(dāng)中原大地還在金戈鐵馬、王朝爭霸的時候,齊東之地反而一片平靜,瞽者們穿梭于山路田野之間,講述英雄烈女、秦皇漢武故事,正是這些最初的文化營養(yǎng),孕育了齊東之地淳樸憨直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這里有比青島、煙臺碼頭歷史還要悠久的羊郡、金口碼頭,有明末著名的江北詩社山左大社,還有捻軍東逃留下的殺人溝,有抗戰(zhàn)時期著名的地雷戰(zhàn)遺址……這里歷史悠久,典故卷帙浩繁;這里生機勃勃,故事層出不窮;這里有人性的殘酷和冷漠,也有英雄的熱血和智者的皓首窮經(jīng)。
當(dāng)然,還有始建于北魏早期的佛教大寺三駕寺。也幸虧有三駕寺。
齊東之地佛道皆旺,幾乎每個村子都有過廟宇道觀,但這些小小的宗教設(shè)施,起源于民間,淪落于民間,成了村里各種雞毛蒜皮、恩怨小事的匯集之地,很難有所作為。而坐落于大山懷抱的三駕寺,則成了眾生詰問生存意義的精神道場,它超越了朝代更迭、皇權(quán)崇拜,成為普通百姓心中的圣地。
時光如梭,昔日的碼頭已經(jīng)被淤塞,雄偉的大殿早就夷為平地,一隊隊的盲人走進虛無,但是這些故事和傳說,作為當(dāng)?shù)氐赜蛭幕幕蛎}絡(luò),已深深地植入了當(dāng)?shù)厝说男愿裰?隨著歷史的車輪,注入民國時代的紀(jì)家子孫、盲人、三駕寺的僧人、碼頭巨富、捻軍后人的骨子里。他們背負著歷史使命和上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屬性,跌跌撞撞進入了民國這個大融合又醞釀著大變革的時代。當(dāng)歷史慣性與驟變相碰撞,當(dāng)這些小人物與歷史的滾滾洪流裹挾在一起,他們的努力和無措,他們的掙扎和滅亡,一直到最后涅槃重生,不正是先祖?zhèn)冊谝淮未蔚臍v史大變革中的故事重演嗎?
《四通鼓》描述的,正是在這個大變革時代的社會眾生相。筆者試圖將目光投入歷史的幽深之處,辨微知著,用歷史和哲學(xué)思維,去探尋遠古歷史的生命律動和文化聚變。
以盲人為書中的主角,是因為在那個時代,盲人是民間文化的一個代表,更是集中了各種時代符號的一種歷史聚合體。他們從小學(xué)習(xí)鼓書和算命,跟著師父走南闖北,江湖險惡和歷史典故他們幾乎無所不知。他們受人尊重,卻又為人不齒,他們敏感卻不得不學(xué)著愚笨,他們比普通百姓更知道世間之苦,歌唱的卻是英雄好漢、孝子烈女。在那個時代,他們幾乎就是鄉(xiāng)村文化的全部。
這是一本探索之書,筆者企圖將歷史和現(xiàn)代作一個銜接,讓歷史的筋脈重現(xiàn),用現(xiàn)代人的目光,打量解讀這些歷史的斑塊;這是一本記敘之書,它還原了這片地域的一個小小的歷史節(jié)點發(fā)生過的故事;這更是一本致敬之書,向掙扎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致以深深的問候。他們的期盼和哀怨,他們的努力和頹廢,都是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的一部分。朝代更迭,文化傳承,謹以此書,為一段歷史做一個小小的注腳。(夏龍河)
- 2022-05-31閱讀革命家書 弘揚光榮傳統(tǒng)
- 2022-05-27從0到1:任伯年學(xué)術(shù)研究的“積微成著”
- 2022-05-25萬里江海通 九州天地寬
- 2022-05-16工匠精神的堅守與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