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我用一生愛中國》講述“友誼勛章”獲得者伊莎白·柯魯克的百年人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5月13日上午,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譚楷作品——報告文學《我用一生愛中國》研討會,在北京、成都兩地以線上線下結合、視頻聯通的方式舉辦。

這是一部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國際共產主義者、百歲老人伊莎白·柯魯克百年人生的報告文學。伊莎白·柯魯克,1915年生于中國成都,親歷了中國百余年的歷史巨變,始終與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新中國成立后投身于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中,為中國教育事業和對外友好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

107歲的伊莎白及兒子柯馬凱向與會嘉賓表達了問候和謝意
伊莎白的兒子柯馬凱用標準的普通話,講述了父母及家族六代人與中國的深情厚誼,以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母親“友誼勛章”的由衷感謝,“這個獎不僅是頒給母親的,也是頒給母親所代表的國際友人群體的”。107歲的伊莎白老人出現在連線視頻中,向與會嘉賓表達了謝意。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表示,這本書寫了伊莎白·柯魯克對中國的熱愛、深愛、摯愛,堪稱是愛國主義的生動教材。作品用個人串起中國歷史和中國故事,107歲,就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檔案,是時代和歷史的親歷者。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以視頻方式表達了自己對作品的感觸:“《我用一生愛中國》寫得非常從容,從調查到寫作,確實是一本很好的書。”首先,好在作品主人公的獨特人生經歷;其次,作者譚楷長期從事報告文學創作,以七十幾歲高齡追蹤作品主人公蹤跡,寫作態度虔誠,用情處感人至深,寫出了信仰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一種史家眼力,一部個人史,也就順理成章成為歷史見證。

本次研討會由《文藝報》社、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出版社承辦,四川出版發展公益基金會協辦。
- 2022-05-19數字閱讀:科技讓閱讀更有趣
- 2022-05-19西藏全民閱讀公共服務網絡初具規模
- 2022-05-1975歲開始文學夢 退休法官寫出20多萬字小說
- 2022-05-192021年度湖南“最美黨建學習書屋”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