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美文摘編

      讀書“十要”:古人的讀書智慧

      2021-12-06 09:16 來源:光明日報

        讀書“十要”:古人的讀書智慧

        牛角掛書圖 黃慎(傳)/繪

        中國古代先賢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司馬光、朱熹等,皆是發奮讀書的典范。韋編三絕、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許多流傳至今的成語,都與古人勤學苦讀有關。古代先賢讀書治學的成功之道,不僅在于他們勤奮刻苦,還在于他們善于提煉和總結讀書的經驗與讀書的方法。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書也如此。苦讀是基礎,善讀是關鍵。要讀出成效,也需利其“器”。這里說的“器”,就是讀書的方法。從中國古代先賢的讀書觀中,我們可以學習善讀書的智慧,找到善讀書的方法,取得善讀書的成效。

        一是要有高尚的情懷和高遠的志向。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張“讀書在得道利民”。司馬光在《與薛子立秀才書》中談道:“士之讀書豈專為利祿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國家所以求士者,豈徒用印綬粟帛富寵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司馬光認為,讀書要超越一己私利,明大道、求利民。讀書既要有高尚的情懷,還要有高遠的志向。漢魏之際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徐干,明確提出“志者,學之師也”。徐干在《中論》中談道:“故雖有其才而無其志,亦不能興其功也。志者,學之師也;才者,學之徒也。學者不患才之不瞻(通贍,豐富),而患志之不立。是以為之者億兆,而成之者無幾,故君子必立其志。”在這里,徐干提出了學習中志向與才學關系的重要問題。他認為,志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有的人雖有天賦才學,卻沒有遠大志向,因而還是不能夠建功立業。只有立志于學,堅持不懈,才能學有所成。

        二是要培育崇高的道德操守。戰國末期哲學家、教育家荀子是先秦時期關于閱讀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的許多觀點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荀子在《勸學篇》中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參省”即反省、考察。他認為,君子只有廣泛地學習,每天省察自己,才會積善成德,見識高明,行為不會出錯。荀子關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觀點告訴我們,積累知識是手段,培養道德操守、涵養君子人格是目標。明確了學習的目標,才會做到博學多聞,永不停步!

        三是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為學讀書方面有不少精彩論述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孔子在《論語》中,多處談到為學讀書,對我們很有啟迪:一是要做到不恥下問。《論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貢的一段對話。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篇第五》)孔子認為,孔文子之所以謚號為“文”,是因為他既聰明靈活、愛好學習,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其實,孔子自己就是一個謙遜的人。《論語·八佾篇第五》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向別人請教。他認為,這正是禮的要求。二是要做到學而不厭。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篇第七》)孔子勉勵人們努力學習而從不滿足,教誨他人而不知疲倦。從孔子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學習態度,對于學習成效和讀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不恥下問、學而不厭,這正是我們今天應當大力弘揚的良好學風和傳統美德。

        四是要善于利用時間。三國時魏國學者董遇在如何運用時間讀書學習方面頗有見解。據《三國志·魏志·董遇傳》記載: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苦于沒有時間)。”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董遇的讀書觀,值得我們思考:一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倡導書要熟讀,反復讀,讀書上百遍,書中之義自然領會。二是“當以三余”。不少人表示,想讀書,沒時間。董遇提出,讀書要搶時間,運用好時間,歲之余、日之余、時之余,總能搶到讀書的時間。

        五是要有選擇標準。讀好書是善讀書的應有之義,我們需要了解和借鑒讀好書的要求和評價標準。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提出“言有三表”的評價標準,值得我們借鑒。《墨子·非命上第三十五》記載了墨子的一段話: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在這里,墨子為我們提出了判斷言論、文章和讀物是非對錯、真偽好壞的三個標準:第一要能追根溯本,向上去探究古代圣王的事情;第二要能向下考察百姓的實情;第三要能用之于實際,就是把它應用到刑罰與政務方面,看它是否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墨子把“事”“實”“利”綜合起來,以大家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為依據,以古代圣王的間接經驗、普通百姓的直接檢驗和國家治理的社會效果為準繩,來評價文章、言論的是非對錯與真偽好壞。墨子提出的這些觀點,對我們如何理解評價古代典籍文獻,如何選擇判斷閱讀內容,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六是要心無旁騖。南宋哲學家朱熹讀書廣泛,治學嚴謹,在讀書方面多有論述。人們經常討論善讀書的問題,何謂善讀書?朱熹認為,一心在書上,方謂善讀書。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談道:“讀書者當將此身葬在書中,行住坐臥,念念在此,誓以必曉徹為期。看外面有甚事,我也不管,只憑一心在書上,方謂是善讀書。”此處,朱熹所謂“善讀書”,即善在“心上”,做到讀書時心無旁騖,雷打不動。如果心不在焉,縱有千萬種讀書方法也是枉然。人們對朱熹讀書有“三到”的觀點也耳熟能詳。《古今圖書集成·訓學齋規》記載了朱熹的這段話:“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所以,“三到”之中,心無旁騖最為重要。

        七是要下足“尋思”功夫。讀書要讀出成效,務必做到讀思結合,下足“尋思”功夫。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第二》)孔子認為,如果只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迷惘無所得;反之,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有許多疑惑。明代學者薛瑄在《讀書錄》中談道:讀書記得一句,便尋一句之理,務要見得下落,方有益。先儒謂“讀書只怕尋思”,近看得“尋思”二字最好。如圣賢一句言語,便反復尋思:在吾身上,何者為是;在萬物上,何者為是。在此,薛瑄強調的是讀書要做到邊讀書、邊思考。思考什么呢?就是要思考每一句話的道理所在,含義所在,思考這句話的來龍去脈,要聯系自身、聯系萬物去探究。如此,讀書才有收獲。

        八是要做到學行結合。古人論及讀書,多強調學與行相結合。西漢哲學家揚雄提出,“讀而能行為之上”。他在《法言》中談道:“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咸無焉,為眾人。”揚雄認為,讀書學習之后的成效,大致可分為四等:上等是在讀書學習之后,能見諸行動,其次是著述立言,再其次是傳道授業。如果前面的情況都沒有,那就是第四等,即普通人。揚雄告訴我們,讀書學習最重要的是見諸行動,將所學到的知識和理論,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做到知與行的統一。

        九是要共讀切磋。古人談讀書,大多強調共讀切磋的益處。南北朝時期思想家、教育家顏之推將自己親身見聞與立身、治家、處世之道,寫成《顏氏家訓》,對后世有深遠影響。他主張“讀書須切磋相起”。他在《顏氏家訓·勉學》中談道:“《禮》(即《禮記》)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顏之推認為,《禮記》上講得很明白,“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以,讀書要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如此才能到達通曉明白、相互提升的目的。從顏之推的論述中看到,“切磋相起”、共同讀書,這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能提升讀書學習的效果。

        十是要會通古今。讀書不僅要讀懂,還要讀通。清代史學家、經學家王鳴盛強調,“讀書之道,會通古今”。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談道:“讀周、漢以前書,用古音,讀晉、唐以后書,用今音,斯可矣。大約學問之道,當觀其會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隨時,并行不相悖,是謂通儒!”王鳴盛在這里談的是如何讀書、如何做學問,其要旨在“會通古今”四字。在他看來,儒者讀書、做學問,常有兩種類型,即俗儒和陋儒。前者知今不知古,后者知古不知今。王鳴盛認為,知古與知今,并行不相悖,讀書做學問,要古今會通。(作者:吳尚之,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期刊協會會長)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无需付费大片在线免费|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版2019| 免费在线观看日韩|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门国产乱子视频观看|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美国式禁忌4桥矿超棒| 国产精品一级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粉色视频免费入口| 国产在线视频凹凸分类| 91免费国产精品|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 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播放| 全彩acg无翼乌|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拔擦拔擦8x华人免费久久|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翁虹三级在线伦理电影| 国产调教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国产人妖另类色视频|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黑色丝袜美腿美女被躁翻了|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