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之路/劉文奎 著/商務印書館
內容簡介
作者劉文奎以細致流暢的文筆,描述了自己和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同事們在四川大涼山、四川德陽民樂村、青海甘達村等地實施各個鄉村扶貧項目實施的經過,在總結實施各個鄉村扶貧項目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煉出了一條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進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為其他亟待建設的鄉村提供借鑒參考。本書明確回應了當今鄉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并給出了解決方案,為關注中國鄉村扶貧事業、鄉村建設事業的專業人員和廣大讀者提供新見解、新觀點。

作者簡介
劉文奎,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2000年加入中國扶貧基金會,自2012年起擔任秘書長。領導了中國扶貧基金會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救援與災后重建工作;策劃實施了“善行者”“頂梁柱”“童伴媽媽”“百美村宿”“善品公社”“活水計劃”等品牌扶貧公益項目;推動中國扶貧基金會建立了行業領先的公益資產保值增值機制,參與創辦了當時國內最大的社會企業――中和農信。二十年來矢志貧困鄉村發展,并成功探索出一套以村民合作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的鄉村可持續發展模式,對農民合作社、產業扶貧和社會企業等有深入實踐和思考。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大涼山的故事——規模的迷思
一、萬事開頭難
引子:扶貧漏斗現象
中外合作的機緣
目標:1000萬
“籌備期”長達四年
項目設計框架
二、項目準備——從“象形文字”開始的培訓
“參與式方法”啟蒙
“象形文字”般的交流工具
從案例教學直接進入實戰
“投豆計數”斷紛爭
高壓下的能力提升
三、貧困而神秘的大涼山腹地
四大特征
通神者與仲裁人
節慶文化與習俗
男人與女人
原始的小農經濟樣態
四、項目活動與成效
社區能力建設
經濟活動開發
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改善
生態環境修復與提升
五、問題與反思:可持續性是個大問題
項目存在的問題
問題存在的原因
第二章民樂村的故事:合作社的本質
一、為什么是民樂村
汶川地震響應
災后重建規劃的建議
只能做一個試點村
“普通村”是精心挑選出來的
諾基亞寶貴的信任票
二、劫后余生
回到地震之初
生活還要繼續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民樂村
冷清的春節與變化的心態
三、請專家描繪民樂村的未來
需求調查評估
建筑設計與生計規劃
需求的視角與順序
規劃論證會
重建工作內容
項目的目標
四、住房是重建“敲門磚”
除了建房其他免談
分歧與妥協
震后造家與“建筑改變”
村民的不滿
只有發現金才能解決問題
駐村的陳晶晶
基礎設施項目與文化活動
五、鄉村工作的觀察與思考
慎用權力
駐村方法與技巧
六、破解村莊貧困的根源
村莊貧困的根源
合作是現代企業的本質
寶山村求證
民樂模式的內涵
七、難產的合作社
培訓村民
項目模式問答
理事會選舉
社員代表大會
楊忠達理事長
合作社章程用心良苦
社員代表大會
方誠至理事長
名正言順不容易
有關股份的考慮
八、食用菌廠的失敗“心都痛起嘍”
誰該為項目負責?
怕被人戳脊梁骨
逼出來的辦法
廣告招賢
產業項目評審會
“海龜”梁志剛高票入選
絞盡腦汁的合作機制
關于合作機制利弊的討論
資金使用方向的分歧
菌棒污染事件
梁志剛的煩惱
關鍵關系:村兩委與合作社
方誠至萌生退意
洪繼光臨危受命
菌廠的失敗
菌廠失敗的具體原因
九、養兔場重蹈覆轍
經驗、技術雙保險
問題出在責任心上
金融危機雪上加霜
理事長眼里的養兔項目
最后的努力
十、村民對民樂村項目的評價
合作社理事、村主任:老百姓虧不起了
監事:還是人的問題
村民代表:集體的事不好辦
項目出納: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很少
原菌廠職工:基金會送的雞沒養好
村民眼中的梁總
洪繼光對項目的評價
十一、民樂村項目的收獲
認識:合作社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教訓之一:“外來和尚”的局限
教訓之二:操之過急的代價
感悟:難點是轉變村民觀念
第三章 甘達村的故事:帶頭人的作用
一、沒有匯繳的億元重建款
玉樹地震趕赴前線
實事求是的政社合作
又見老朋友
二、合作社唱主角
災后重建評估報告
讓資源紅利流向村民
三、小農戶參與大項目
絲綢之路上的三省交界地
從北京請來大腕加持
州政府承諾幫忙“壟斷”
五村聯社全體村民入股
從甲方變乙方
四、引導德達村民科學放牧
用“科學管理”結束“公地悲劇”
引導而不代替
大牲畜數量翻倍了
五、運輸隊讓甘達合作社“跑起來”
讓合作社重生
巴桑扎西民心所向
組建運輸隊全村分紅
村民們抓住了歷史機遇
歷史也會山重水復
再次轉型柳暗花明
平穩換屆后繼有人
項目效果
六、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甘達村的成功
以市場為導向
以有競爭力的產品為立足點
合作是一切的基礎
充分發揮帶頭人作用
不能包辦
七、高原冷暖,人情濃烈
與死神擦肩而過
駐扎高原的年輕人
“誰敢越過這條線試試”
濃烈的青稞酒
第四章 百美村宿:引入市場主體,合作共生
一、為“美麗鄉村”打樣
韓國之行的啟示
美麗鄉村項目構想
反排村的糾結
二、雅安最美山村
為什么是旅游項目
雪山村天時地利人和
鄉村畫師孫君“獅子大開口”
國際化的村莊設計
在爭吵中艱難推進
“袁姐家”美宿在斗爭中誕生
民宿大管家薪水翻倍引爭議
分配機制漏洞引發“退社”風波
三、“世外桃源”鄧池溝再添“神來之筆”
四、南峪村的創新與收獲
“賽馬”選村一把手上陣
引入市場主體“借船出海”
百美村宿的內涵
第五章 善品公社的使命
一、互聯網帶來新機遇
試水獼猴桃,打響電商第一槍
社會企業的價值
農民道德水平決定農產品質量嗎?
破解農村電商的瓶頸
二、黃果柑危機:驚險的一躍
農民心疼地坐在地上大哭
驚險的一躍
初戰失利
再戰告捷
三、善品公社的理想
后記
相關新聞
- 2021-06-07《歲月皺紋》:歲月的皺紋與生命的圍城
- 2021-06-01《闖關東人》:波瀾壯闊的群體“家譜”
- 2021-05-27揭示百年大黨朝氣蓬勃、永葆青春的關鍵所在
- 2021-05-24《闖關東人》:波瀾壯闊的群體“家譜”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