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單】回眸2020:提升藝術感知力的八部好書

繪一幅畫、觀一棟建筑
聽一首歌、鑒賞一部電影
最終總會獲得一些“東西”
有位名家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解救不了”
徐悲鴻表示“誰說的、我沒說、別瞎說啊!”
emmm...確實不是他說的
是木心說的,surprise~
藝術神秘而美麗,沒有人可以準確定義什么是藝術
正因為不能被輕易定義,藝術才獨具魅力
又到年底
再沒有比一份藝術書單更好的禮物了
所以,今天推薦給您8本藝術類圖書
提升你的藝術感知力

《10000年中國藝術史》(全2冊)
王遜 著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9
內容介紹:
中國美術史學科創始人王遜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中國藝術通史。
作者以其在中國美術史各門類的淵博知識和在文史、哲學、美學等方面的深厚修養,全面、系統而扼要地闡述了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等藝術門類在中國各歷史階段的成就和發展規律。在闡述藝術現象的同時,兼論它們賴以產生、發展、變化的社會歷史條件,重視它們與哲學思潮、宗教信仰、文化藝術及各門類之間的相互關系。行文脈絡清晰、生動精煉、樸素淡雅而娓娓道來。
本版特別收錄高清彩色插圖500余幅、藝術關鍵詞索引及中國藝術史年表,以期為讀者帶來更悅目、豐富而完備的閱讀體驗。
上冊:原始社會丨商周丨秦漢丨兩晉南北朝丨隋唐五代
下冊:宋丨元丨明丨清

《永恒的巴黎圣母院: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誕生》
克勞德·戈瓦爾 著(法) 若埃爾·萊泰 攝影(法)
劉雅寧 譯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出版時間:2020.09
內容介紹:
巴黎圣母院是蜚聲世界的巴黎文化名勝,也是哥特式建筑的曠世杰作和古老象征。歷經850余年沉浮跌宕,巴黎圣母院為何能從一次次災難中幸存并延續輝煌?人們又如何在今天重新認識它的本真?
建筑的奇跡代表著人文精神的沿襲,每一座圣殿背后都有偉大的創建者,盡管它最初的故事已在歷史的洗禮中被逐漸隱去。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和獨特的視角,帶領讀者回到1163年,探尋其創建背后的歷史和創建者莫里斯·德·蘇利主教的事跡。

《浮世繪》
潘力 著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10
內容介紹:
浮世繪被譽為“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是流行于日本江戶時代(1601-1867)、出自民間畫工的版畫藝術,以花魁美人、歌舞伎演員、春宮魅惑、民俗風景、花鳥蟲魚等社會風俗為主要題材,表現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
中國浮世繪研究權威潘力清晰地講述了浮世繪300年的興衰史。鳥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的來龍去脈,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31位大師的生平故事與藝術成就,《歌撰戀之部》《富岳三十六景》《名所江戶百景》等200多幅經典作品的風格解析,都在書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每一幅浮世繪都承載著豐富的日本民俗文化密碼,只有巨細無遺地解鎖這些信息,才能說是真正看懂浮世繪,也才能對日本文化有更準確的認識。

《當代藝術的十九副面孔——大師與我們的時代》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著
王乃竹 譯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7
內容介紹:
面對當代藝術,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解讀。
策展人奧布里斯特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有意識地采訪接觸到的藝術家,并記錄下來,至今已經積累了近2000小時的錄音素材。談笑中,《當代藝術的十九副面孔——大師與我們的時代》收錄的是他與19位(組)當代重要藝術家和建筑師的對話,其中包括大衛·霍克尼、吉爾伯特和喬治雙人組、格哈德·里希特、路易絲·布爾喬亞、雷姆·庫哈斯、奧斯卡·尼邁耶、扎哈·哈迪德,等等。他們都是(或生前曾是)當代藝術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如被譽為“英國藝術教父”的大衛·霍克尼,當代重要的女性主義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行為藝術之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建筑風格獨特又備受爭議的建筑師雷姆·庫哈斯、扎哈·哈迪德,曾參與修建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的奧斯卡·尼邁耶,等等。
在輕松的談話中,藝術家與建筑師闡述了自己創作中面對的個人及社會問題,具體作品的創作思路,未來的創作計劃,乃至對年輕藝術家的建議,等等。通過此書,我們得以看到他們的靈感來源,了解背后的創作故事。

《大話西方藝術史》
意公子 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2
內容介紹:
本書用淺白風趣的語言和邏輯清晰的脈絡,梳理了30000多年西方藝術史的精髓,幫助你迅速構建完整的藝術史認知框架,提升你在生活中的獨立審美意識。
從藝術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源頭開始,經過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再到浪漫派、印象派乃至20世紀之后的當代藝術,這些名目繁多的流派、藝術家和代表作,經由意公子輕松有趣的解讀逐一串連,配合書中豐富精美的圖片以及關鍵詞索引附錄,滿足你閱讀的不同需求。在這里不僅可以學到藝術領域的基礎知識,也可以找到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這本句句有梗的極簡藝術史,你值得擁有。

《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
[美]詹姆斯•岡恩 著
姜倩 譯
出版社: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8
內容介紹:
《交錯的世界》從最早充滿想象力的口述故事開始,通過一代代作者創作的各種鮮活故事追溯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以及不同時代的科學和技術創新如何改變人類對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認識。作者詹姆斯•岡恩作為當代世界科幻藝術界公認的權威,如數家珍地討論了影響整個科幻小說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說發展道路上發揮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為不斷變化的科幻小說勾勒出清晰的脈絡。
原書出版于1975年,岡恩教授補充了新的章節,將時間線提至21世紀并充實了亞洲部分,使新版本成為世界范圍內最新、最權威的世界科幻小說史。
本書由阿西莫夫、劉慈欣作序,科幻研究泰斗詹姆斯•岡恩經典著作,近五百幅經典科幻雜志及小說封面全彩呈現,獨家收錄華語科幻百年發展歷程,世界兩大科幻獎項“雨果”與“星云”歷年獲獎名單。

《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
郭浩,李健明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9
內容介紹:
本書從大量傳統典籍中尋覓、考據顏色由來,再以故宮文物的色彩逐一對應,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與審美的傳統色圖書。節氣與物候具象為文物,物候輪替,色彩轉換,在器物與文明的不滅記憶中,重尋祖先對色彩的精微感受。
玉色有“明月珰”“鳴珂”“佩玖”,酒色有“酂白”“春碧”“翠濤”,色白色青,瑩潤風雅;服飾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裁作宮人衣裝,有“藕絲秋半”染于唐人裙衫……384種中國傳統色,探尋古典中國的文化深蘊與審美意趣。另,書內附中國傳統色色譜。

《平面設計200年》
史蒂文·海勒 著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10
內容介紹:
從19世紀初期維多利亞時代印刷商提供的服務開始,到如今涉及多種學科的“潮人”設計,平面設計的風格已隨時間推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書涵蓋了自商業藝術早期直到當今數碼時代200年間的55種設計流派,從工藝美術運動對裝飾元素的大膽應用,到以功能性為訴求的包豪斯,再到今天,舊的設計元素不斷被重新引入并再度利用從而創造出當代語境下的全新視覺體驗。
全書用773幅經典案例圖片,直觀生動地為讀者展示了平面設計兩個世紀以來的流變歷程,訴說了一種創意的傳承,以及這種傳承如何影響著我們的視覺傳播方式。本書首版30年來不斷增補再版,對平面設計從業者和相關專業研究者而言是一部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設計雜志《Studio》曾贊譽道:“每一位認真的設計師和插畫師的書架上都應該常備此書!”(本期主持:李然)
相關新聞
- 2020-12-29宕昌:《哈達鋪的40年》出版 講述紅色基地四十年巨變
- 2020-12-29故宮出版社向貴州甘肅等貧困山區學校捐贈精品圖書
- 2020-12-24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極具活力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極具活力
- 2020-12-24報告文學《明月照深林》:研探鄉村振興之路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