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英雄史詩的立體敘事
稅清靜
《川江英雄》寫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事:1949年初,中共地下黨員、代號“臘子魚”的任曉光奉上級之命,潛回大西南川江重鎮“瀘城”,策應解放軍解放川南。在川江流域,任曉光不僅收獲了愛情,還和代號“黃辣丁”的妻子秦菲菲絕處逢生完成各項任務,成功策反國民黨軍軍長郭爾桂起義。“瀘城”的解放,粉碎了國民黨軍由川南逃往云南的企圖,書寫了解放軍挺進大西南濃墨重彩的一筆。
《川江英雄》是近年來抒寫地下黨,即所謂的諜戰同類題材長篇中比較出色的作品之一,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特點:
純正的川南語言。小說是語言的藝術,它是用語言敘述情節、塑造人物、描摹各種生活場景的藝術。冰春先生在《川江英雄》中的敘述語言精練傳神,氣韻飛動;雅俗有致,變幻多姿;語言和內容水乳交融,和諧統一。小說中大量純正的川南話的運用,搖曳生姿,趣味盎然,充分彰顯了長江水碼頭文化的源遠流長。
地道的地域文化。背景設計對于故事來說,能極大增強故事的立體感,并且為場景的設計、人物的刻畫、情節的走向,提供一個有依據的故事平臺,特定的背景還能將作者希望表達的情緒渲染得更加濃烈。冰春先生把本書的時代背景放在了新中國成立前夕暗流涌動的瀘州。瀘州是他土生土長的地方,因而他寫起瀘州的故事來就顯得更加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鮮明的人物刻畫。在這本小說中,冰春先生將中共地下黨員、代號“臘子魚”的任曉光、代號“黃辣丁”的秦菲菲和戰前起義的國民黨軍長郭爾桂等人物的個人命運,代入到全中國解放戰爭的時代大背景中,以對戰爭全局的把握來關照具體的、局部性的戰事和人物的命運,成功地將英雄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即便是許多配角,如外圍的任曉芬、何柏芝、鄧光強、洪大妹等也刻畫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
濃郁的家鄉情愫。《川江英雄》中有關瀘州風俗人情的描寫繁復綿密多姿多彩,衣食住行無所不涉。比如飲食:“重慶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望著那鋪滿鍋面還未煮沸的七星椒、青花椒……”又如“瀘城烘蛋、雞澇、芙蓉雞片、甜黃菜、苦筍酸菜魚、黃辣丁湯……白砍雞、椒麻雞片、蔥把鴨、瀘城附骨雞、河鮮江團、水煮麻辣黃鱔、干鍋鮮兔、絕色雙椒、八炸鴨子……”隨手即來。什么龍馬潭、羅漢場、納溪等地的介紹也頗為詳盡。瀘州的酒和魚,以及桂圓、茶葉等元素的植入,充分表現了瀘州人特有的生活、行為方式。
紅色的愛國激情。如果把寫小說比作調兵遣將的話,寫長篇就是大會戰。長篇小說創作是一個遭受苦刑的幻游過程,長篇小說的盡頭,與一個人對這種文體和結構的把握有關,更是灌入作家野心的一種文體。冰春是一個有野心的作家,他的《川江英雄》其實并不是一本孤立的小說,之前出版的《戰將》和將來要創作的另一部小說,堪稱姊妹篇,或是系列小說。他認準了這條路,想把反映瀘州革命題材的作品完整呈現。我認為除了對文學的執著追求和一個作家的擔當外,更多的還是一顆拳拳愛國之心。
(《川江英雄》,冰春著,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相關新聞
- 2020-11-12留住記憶思鄉愁
- 2020-11-09兩個人的學校(決勝2020)
- 2020-11-09透過橘黃色的燈光
- 2020-11-09文學是人生痕跡,也是對時光的挽留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