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共享書吧”溢扶志正能量
□本報記者 李婧璇 田野 王坤寧
“共享書吧”究竟啥樣?9月17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走進位于隴中黃土高原的定西市隴西縣權家灣鎮與當地農家書屋合二為一的鎮圖書館時,被其中設置的“共享書吧”特色閱讀區所吸引。這也是權家灣鎮9個農家書屋中最大的一家。
記者看到,僅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間內,嶄新的書架上擺著的卻是不少翻看得起了毛邊的書,像《實用成語詞典》《現代漢語小詞典》等都磨破了邊角。“‘共享書吧’里的圖書,有不少是從我們鎮里考出去的學生娃捐贈的二手書,你看這一側墻上寫的都是這些捐贈者的名字。”權家灣鎮黨委書記許貴祥自豪地對記者說。
“營造‘共享書吧’,就是想著充分發揮榜樣示范的力量,有樣兒學樣兒。扶貧既要扶智,更要扶志,激發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需要平臺和氛圍。”長期的基層工作,讓許貴祥有著深切的感受,“這個書屋就是我們打造的平臺,也是我們營造‘書香社會’的有力抓手!”
許貴祥告訴記者,當地每年考出去上學的學生,放假回來,都會給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掃衛生,在書屋給留守兒童輔導作業,積極傳遞正能量。
記者采訪時遇到了來此借閱的權家灣鎮初級中學學生趙育弟。趙育弟家6個孩子,經濟并不寬裕。“因為有了圖書館,有了共享書吧,我經常可以來這里免費借閱學習資料,幫助自己提高學習成績。”這個剛升上初三的小姑娘,略顯羞澀地說,“我想考高中、上大學,等以后自己掙錢了,也想買書捐贈到這兒,激勵更多農村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書屋里的圖書、雜志、學習資料等,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閱讀生活,也增長了見識。期待大家在給書屋捐贈圖書時,能更多地結合孩子們的實際需求。”權家灣鎮初級中學教師王麗萍說。
書屋不僅讓當地熱愛讀書的孩子受惠,更深刻改變著附近的農民群眾的精神狀態。如今,農閑時光附近的村民不再聚在一起打牌了,而是相約要么在書屋看書、學習知識,要么在書屋旁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我們會依托書屋,從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舉辦培訓班為群眾輸送先進的農業技術,有時還將培訓開展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教,豐富他們的農閑時光,培育新時代農民的社會新風尚。”許貴祥越說越帶勁兒,“每年我們都會給那些原籍是權家灣鎮在外發展的父老鄉親寄送掛號信,告訴他們過去一年家鄉發生的變化。其中一個叫王鈐的人,如今50多歲,在蘭州工作,收到我們的信特別激動、高興。他說‘離開家鄉30多年,沒想到家鄉惦記著自己’。我們通過這種方式來聯絡在外發展的權家灣人,目的就是營造積極向上的發展環境。”
相關新聞
- 2020-11-03軍旅作家王筠抗美援朝小說創作研討會舉行
- 2020-11-03《人民日報》90余篇抗疫評論結集出版
- 2020-11-03圖書交易額增長16%,達成兩岸版權等合作項目412個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閉幕
- 2020-11-03人郵社舉辦IT圖書作譯者大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