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朱自清嫡孫“云游”朱自清故居,走入《背影》背后的故事
親眼見證文學大家們的生活環境以及寫作環境,是切身感受文學的重要方式。7月12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的“回到文學現場,云游大家故居”系列直播活動,帶領網友前往揚州,“云游“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故居。

朱自清
朱自清出生在江蘇東海,1901年隨家來到揚州,直到1916年離開揚州。少年時期就是在揚州度過的。這段時間對他成了一個文學家,跟他的揚州打的厚實底子分不開。朱自清故居位于揚州市廣陵區安樂巷27號。目前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民道德示范基地,并作為名城保護的歷史街區景點對外開放。
在直播過程中,揚州朱自清故居主任韓豐,首先為網友詳細介紹了朱自清故居的方方面面,生動細致地還原了朱自清一家人在揚州生活的點點滴滴。

航拍朱自清故居
隨后,韓豐又領著觀眾們“云游”了館內修繕一新的朱自清紀念展廳,重溫了朱自清先生的人生路。
然后,朱自清的嫡孫朱小濤,結合家族記憶,生動講述了朱自清走上文學道路的歷史因緣,及其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養成的地域文化資源,如因投稿失敗而自辦《小說日報》到文學夢一步步落地,從侍奉父親養疾于史公祠到感受“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氣節精神。以小見大,勾勒出朱自清先生少年的家庭和地域文化教育的圖景。

朱自清嫡孫朱小濤
最后,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吳周文結合自己四十余載的研究心得,歷數了揚州文化對于朱自清為人為文的影響,總結了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史上“十個第一”的歷史地位。
在吳周文研究看來,朱自清作為一個文學家,具體來說他作為一個詩人和散文家,以及研究文學的教授,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著不朽的功績。
比如朱自清參與創辦了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刊物《詩》月刊;與俞平伯、葉圣陶等人創辦了現代文學史的第一個散文社團“我們散文社團”。朱自清在大學文學專業,在中文系里第一個創立研究生教育的人,他帶的研究生,后來成為有名的學者,有王瑤和季鎮淮等等。

讀者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都非常熟悉。朱自清和父親分別的場景,令無數讀者感動。在朱自清故居,有專門做的一面墻,用漫畫的形式表現這部作品,尤其是朱自清和父親分別的場景。
據韓豐介紹,父子分別是1917年發生的事情,1925年的時候父親給朱自清寫了一封信。當朱自清讀到這封信以后,他突然想到八年前父親送自己的場景,黯然淚下。

本次“云游朱自清故居”直播得到網友的好評。全平臺累計觀看量303萬人次。截至目前,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的“回到文學現場,云游大家故居”系列直播累計觀看量已達到1679萬人次。此前曾云游在哈爾濱的蕭紅故居、在上海的巴金故居等。
活動總策劃、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助理宋強說:“‘回到文學現場,云游大家故居’系列直播活動是人民文學出版社一次大膽的跨界嘗試,我們不再把文學局限在紙面上,而是把文學立體化、全方位地呈現給讀者。”(記者 張杰)
相關新聞
- 2020-07-13蘭州大學創編聲樂套曲《敦煌廿詠》發布
- 2020-07-13網絡文學界發起“獻禮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創作征文”活動
- 2020-07-13有福讀書 可慰平生 季羨林給準大學生的人生忠告
- 2020-07-13報告文學作品集《翻越最后一座“高山”》出版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