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識時間開始

“一小時60分,一分鐘60秒,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但不能讓想當然欺騙了你。實際上,一分鐘既有可能是59秒,也有可能是61秒,這就是閏秒,如北京時間2017年1月1日的7:59分就是61秒。”
——摘自《時間的真相》
古希臘哲學家奧古斯丁有這樣一段名言:“時間是什么?沒有人問我,我很清楚;有人問我,我便茫然不知了。”哲人的話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對于時間這一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確有深入探究的必要。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李孝輝所著《時間的真相(青少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一書,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和社會熱點,介紹與時間相關的重要科學知識,進而展現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沿,是一本既能深入科學殿堂,又能夠激發讀者科學興趣的科普圖書,值得讀者加以關注。
《時間的真相》是一本基于生活的科普圖書。作者雖然是專業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但他始終注意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解決讀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比如,月亮圓缺本來是一個人們習焉不察的現象,一般讀者往往不會深究其中的科學道理,但在書中“歷法篇”里,作者利用民間俗語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是真的嗎?通過這個問題,進而引出了月亮圍繞地球公轉速度不恒定的科學現象,同時介紹了中國農歷關于“朔”“望”的基本知識。這些涉及時間的專業科學知識介紹,基于生活場景,使讀者容易形成深刻印象,理解起來非常順暢。
《時間的真相》也是一本講究表達的科普圖書。人們都知道,科普圖書主要功能在于普及科學知識、傳達科學理念。然而科學知識和理念往往或深奧或枯燥,或既深奧又枯燥。因此,如何表達考驗著作者的智慧。在增強表達效果上,《時間的真相》可謂下足了功夫。
《時間的真相》還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自豪感的科普圖書。好的科普圖書不僅要介紹最新科學知識、傳播先進科學理念,還要培養現代公民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在《時間的真相》中,我們可以時刻感受到,作者科學敘述的字里行間蘊含著濃濃的家國情懷。在時間計量手段上,作者用了大量筆墨介紹中國古人的深邃智慧,如二十四節氣、天干地支、十二時辰和五更等,讓讀者知道中華文明與中華智慧的偉大成就。關于現代計時,作者傾注巨大熱情和濃烈自豪感介紹了北京時間的領先地位。通過這些富有溫度的文字,讀者獲得的不僅有科學知識和理念,更有對偉大國家發自肺腑的熱愛之情。
從古至今,人類探索時間奧秘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這種永不停步的探索,從根本上說,源于人類對科學的深切需要。今天的讀者,生逢偉大的時代,更應該培育科學素養,厚植科學精神。《時間的真相》為我們打開了探索科學的一扇窗戶。我們要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認識時間的奧秘,插上科學的翅膀,遨游于未來的廣闊世界。
相關新聞
- 2020-05-11德謨斯提尼演說集II
- 2020-04-08《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探尋先哲足跡
- 2020-04-08《求變者:回首與重訪》:另眼觀察中國近代史
- 2020-03-23寬容、狹隘與帝國興亡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