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書店“元年” 社群微信成為抗疫利器
□本報記者 王坤寧 李婧璇
疫情期間,書店停業,云閱讀、直播帶貨成了出版業、書店抗疫的主營地。
“2020年,將是中國實體書店的集體上線之年。”書萌(中國實體書店)發起人孫謙把今年稱為線上書店“元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很多書店選擇以線上活動留住讀者。北京市委宣傳部及時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的緊急通知》,特別提出要推動網上網下合作,推動實體書店與電商平臺合作,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圖書銷售推廣業務。
“政策給了我們極大信心。”北京建投書局店長林克忻告訴記者,從北京到上海,建投書局從2月6日開始,策劃了一系列線上主題活動,從“空巢局君生存記錄”到“局君的睡前閱讀”,店長、店員、咖啡師紛紛化身主播,帶領大家“云打卡”建投書局。
對于很多書店人來講,書店上線仍然是新事物,需要摸索。孫謙說,一個書店的微信公眾號可以告訴人們書店的背景和成立以來所做的事情。“公眾號是一張名片,可以幫你說明:你是誰。同時公眾號還是你的‘史官’,它記錄你都做過什么;是免費廣告平臺,一篇好的公眾號文章可以漲粉,可以引流,也可以提高書店的品牌美譽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疫情期間,行業內就有3個微信群的聯動活動做得風生水起,解決了書店、出版社在無法辦活動、不能辦活動時的痛點。最早是廣西師大的“燃燈計劃”,隨后有了《新京報》書評周刊的文化云客廳以及書萌與碼字人合作的“星夜聯航”。這3個活動分別由出版社、媒體機構和書店人策劃,在書店業都受到極大的歡迎。
業者認為,線上活動優勢顯而易見,同質化現象也更明顯,如何通過類似活動加強品牌特色是書店人需要思考的。
相關新聞
- 2020-03-19百科耆宿 文章醫生——懷念黃鴻森先生
- 2020-03-19走出史書的王陽明
- 2020-03-19滯留蘭州的湖北人:養成讀書習慣 靜待"解封"回家
- 2020-03-19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飛天路》出版發行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