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水命》:重構李冰傳奇 再現蜀地風云

《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 凸凹 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歷史小說總是不大容易讓讀者滿意。過于忠于歷史,容易無趣。想象力過于豐富,又被斥為戲說。
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傳奇故事流傳民間,“生卒年不詳,出生地不詳……”關于李冰的準確記載實在是少之又少,這對第一部正寫李冰的長篇小說的作者凸凹來說,是個麻煩,也是優勢。麻煩在于,李冰明明是一個真實人物,但因為缺少現實材料而更像寫一個虛構的人物。優勢在于,歷史記載少一些,虛構和發揮的空間就更大一些。
而凸凹,顯然是一個嚴肅的創作者,他從嚴謹的考證入手,盡可能多地掌握歷史文獻,并沿岷江、沱江主流支流等實地踏勘。將歷史文獻、古蜀國傳說、蜀中地理、先秦百家、戰國風云,一一勾連編織,生動而溫暖地將面容模糊的李冰,塑造成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恨情仇,活生生的人。
正如作者凸凹說的那樣,《湯湯水命》不僅是在寫李冰的一生,更是在寫那個時代。群雄紛爭,百家爭鳴,同時,也是一個英雄輩出,開疆拓土的時代。秦并蜀,給蜀帶來劃時代的變化,而秦滅六國統一全國,更是為中國的歷史版圖奠定了基礎。于蜀和蜀人而言,也是拓寬了視野,帶來了革新,從偏守一隅的“蠻族”,而成為中華文明版圖的重要一脈。
李冰的命運,就是那個時代最生動的注解。作為土生土長的蜀人,因為秦而逃離故鄉,最后卻又以秦郡守的身份回到故鄉,為秦治蜀,實際上也是為蜀興蜀。當水患被治理,鹽鐵產業興起,百工入蜀,讓蜀地的經濟和蜀人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以為,《湯湯水命》的成功之處,正在于此。小說所有的線索和故事,雖然都著眼李冰這個歷史人物,卻堅定地以治水為引擎與脈動,成功地將各色人物串綴在了一起,從秦王到百官,到最底層的百工、土著,塑造了一個時代群像,且每一個人物都鮮活而豐滿。
這讓我想起凸凹的另一部長篇小說《甑子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甑子場》跟《湯湯水命》是相反的。《甑子場》故事發生的地方,只是一個場鎮,出場的人物更是十分有限。但小說仍然成功將宏大的時代故事,講得精彩絕倫。可見,凸凹在這方面已經做到爐火純青,游刃有余。
當然,作為詩人,凸凹在每一部小說里,都會將詩性傾注在故事和文字之中,《甑子場》如此,《湯湯水命》亦如此。除了文字充滿詩性和張力,對于李冰生平的演繹,也幾乎像一首詩,浪跡于蜀地內外的李冰,則像一個以水為紙筆的流浪詩人。他逐水而治的行跡,讓人想起在水邊高歌的屈原,也讓人想起浪跡四方的李白和杜甫。他讓《水經》歸于水而順水漂零的行為,比寫詩更具詩性,簡直就是詩的行為藝術。而故事以蜀山天彭闕云層里魚鳧王之口講出,鮮活又如蜀霧般迷蒙,何嘗不是最浪漫和詩意的表達。
李冰的一生,以水彰名。而凸凹重構李冰的生平故事,以“湯湯水命”之名,通過一部長篇小說,成功地再現了戰國時代的蜀地風云,以及蜀文明融入中華文明的時代大勢和各色人等的命運。(楊不易)
相關新聞
- 2020-01-17以文為鑒 可觀天下
- 2020-01-17推進“一帶一路” 從傾聽開始
- 2020-01-15《二條十年(1955—1964)》
- 2020-01-15 《致江東父老》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