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匠心筑夢耀隴中——定西勞模工匠故事匯宣講活動側記
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 張莉芳
春風化雨潤萬物,勞動精神耀乾坤。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4月27日下午,一場“聆聽勞模工匠故事 汲取奮進力量——定西勞模工匠故事匯宣講活動”如春風化雨,將勞模精神的種子播撒在人們心田。
當大屏幕播放出污水井蓋開啟的瞬間,全國勞動模范馬月成40年如一日的堅守畫面徐徐展開。
“井下氧氣含量只有地面的三分之一,硫化氫濃度卻可能超標幾十倍。”宣講者暢瑩用深情的語言講述著馬月成這份“與黑暗為伴”的工作。
從青絲到白發,他用腳步丈量過定西城區每一寸管網,在惡臭中排除過上千次險情。“幾十年的堅守,他失去了嗅覺……”掌聲中,觀眾們擦拭著眼角的淚水,為這份“地下長城的守望”深深動容。
“他的事跡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今后,作為一名基層的社區干部,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把為人民服務做深、做實。”暢瑩有感而發。
定西市總工會副主席龍雪瑩說:“此次勞模工匠故事匯活動就是通過組織勞模工匠自己講自己的故事,或安排別人講述他們的故事,讓廣大職工近距離感受,從而形成傳揚勞模精神,傳承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
多媒體教室展示的“時光相冊”里,從土坯房到現代化教學樓,斑駁光影見證著教育匠心的傳承。
“16年前,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齊刷刷起立喊‘老師好’時,我知道這就是我要堅守的地方。”甘肅省先進工作者董天遣的講述讓現場陷入沉思。
從2006年山村小學代課教師每月260元報酬的堅守,到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甘肅省“園丁獎”、甘肅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16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董哥哥”到“董叔叔”,他教育和陪伴著大山深處的孩子,讓孩子們看到了更大更美的世界。
青年教師陳艷紅紅著眼眶說:“董老師讓我懂得,教育不是驚天動地,教師的‘匠心’就藏在日復一日的備課、批改作業和耐心輔導里。”
而當抗美援朝老兵陳煥章的軍功章在聚光燈下熠熠生輝,時空仿佛倒流至烽火歲月。“爺爺常說,真正的勛章是那些永遠留在異國他鄉的戰友。”孫子焦羲云動情講述著那段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
從戰場到地方,從保家衛國到建設家鄉,泛黃的家書、褪色的軍裝,串聯起兩代人的精神圖譜。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新時代工匠精神與紅色基因完成深情相擁。
在三個多小時的宣講中,勞模們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執著詮釋著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
“原來‘擇一事終一生’這些榜樣就在我們身邊。”醫護人員高敬慈深受觸動,她說,今后要以他們為榜樣,在日常護理中保持耐心、錘煉專業,用更溫暖的服務為患者點亮希望,在平凡崗位上踐行初心。
聚光燈下,“匠心筑夢,勞動榮光”的標語格外醒目,與會者胸前的黨徽與勞模勛章交相輝映。這場精神盛宴如同隴中大地上盛開的花,正把勞模精神的種子播向四面八方,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綻放出新的光彩。
- 2025-04-29打造現代服務業新高地——蘭州市走出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新路徑
- 2025-04-29甘肅省2025年群眾體育工作重點確定
- 2025-04-29孫雪濤在嘉峪關市張掖市調研時強調 做深做細做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項工作
- 2025-04-29穿越千年探秘文物 情景體驗觸摸歷史 省博首推沉浸式互動情景體驗活動






